第一百五十四章 一生真伪有谁知 (第2/3页)
所有的政治威望,甚至透支了许多政治前途一意孤行推动的。
如果失败那后果不堪设想。
刘宝这哪里是在坑害魏胜,分明是在坑害赵官家!
在真正历史上,隆兴北伐失败之后,从头到尾没有错漏的李显忠直接被贬为了果州团练副使,而主犯邵宏渊这么大一个太尉,从此之后查无此人,音讯全无了,足以见到当时赵眘的愤恨。
若是刘宝在面前,赵眘说不定会立即下令活剐了此人!
龙大渊嘴唇蠕动了几下,终于抬头说道:“那刘大郎那里……该怎么处置……”
赵眘冷哼一声:“你想要怎么处置?山东兵马此战中又有哪里对不住大宋?
刘大郎在河北覆灭金贼主力,魏胜在宿州牵制住了一万多金贼,最终战死。
如今虞相公又说将陆相公派遣到河北当经略使,又请求向河北派遣官员,掌握地方,态度对朝廷恭敬之极。
你要处置他们?想要用什么理由?
杀了刘宝还是骂了张相公?又或者因为刘大郎觉得大宋天军在淮北打得吃力,十日奔袭千里来援?”
龙大渊硬着头皮说道:“靖难大军与忠义大军独立成军,刘大郎又孤悬于外,早晚会起野心……”
赵眘终于无奈,看着龙大渊犹如看一块不能雕琢的朽木:“照你这么说,成闵与吴拱二人要不要处置一番?
西川吴家呢?吴璘如今都打进关中去了,他的儿子又成器,是不是会割据关中、汉中、巴蜀,成了比刘玄德还大的局面?
这些人都处置了,谁来替朕北伐,你龙大渊行吗?还是说你想让朕御驾亲征?”
龙大渊只能俯首,口称不敢。
赵眘看着龙大渊小心翼翼的样子,终究是潜邸旧人,虽然无能,却还是沾着个忠心耿耿,倒也不能过于斥责。
说句不好听的,怀疑外臣本来就是皇城司的职责,只属于皇帝的密探队伍如果只说外臣的好话,那才是天大的坏事。
赵眘叹了口气:“此番北伐,你还是在其中立下许多功劳的,史浩史相公既然已经给你安排了官爵,你就按着这条路往下走吧。
三郎,正如同虞相公所说的那样,北伐是咱们的好机会,也是许多人的立身之本。
若是失败了,朕无非就是晚几年掌权罢了;而你们可能就会被贬谪到边荒,生死都难说了。”
龙大渊知道这是官家的交心之语,泄露一句都会引起满朝非议,因此,一时间只能唯唯诺诺。
而从皇宫出来之后,龙大渊复又一刻不停,直接来到了政事堂,来寻史浩。
此时史浩虽为右相,却因为左相陈康伯老迈多病,肩负起了绝大部分政事。
换句话说,史浩在这段时间内已经事实上成为了独相,尝到了大权在握的滋味。
龙大渊快步来到史浩身前,整理了一下身上的衣服,躬身说道:“史相公,我有要事相禀,需要私下密室相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