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0671 无能的李梦阳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页 回目录
    0671 无能的李梦阳 (第2/3页)

看了看云不闲他们附的信函,说道,“这倒没写,他们知道的也不多。”

    就在两人一头雾水的时候,忽听有人在旁讪讪说道,“千户说的莫非是陕西西安府武功县的康海?若是此人的话,卑职倒是知道一二。”

    说话的人,正是邓亮。

    见裴元和程雷响看了过来,邓亮连忙道,“卑职正是陕西西安府武功县的人,知道这康海的名声。”

    裴元没想到居然还遇到个知根知底的。

    他当即道,“说说看。”

    结果这邓亮一张嘴,就把裴元镇住了。

    “千户,这康海是弘治十五年的状元,乃是文坛七子之一。”

    裴元有些懵逼的看看手中的书信,又看看邓亮问道,“那他不在翰林院修书,跑回老家武功做什么?”

    邓亮说道,“这事儿卑职还真知道,去年的时候卑职回乡省亲,听人说过此事。卑职不知道千户听没听过李梦阳这个人?”

    裴元还真听过。

    当初在小舟中与唐皋等三人煮酒论英雄的时候,唐皋就曾经提起过,说李梦阳才思敏捷,卓然有复古之风,又风骨过人,不避权贵,乃是当世英雄。

    于是便道,“听过。”

    邓亮叹了口气,“我那同乡,就是倒霉在认识了李梦阳这个小人。”

    说着不等裴元再问,就解释道,“当初康海被点了状元之后,原本仕途倒也顺顺利利。后来当今陛下登基,刘瑾用事。刘瑾因为康海与他同是西安府的人,于是欢喜之下一直想要拉拢康海这个同乡,做他的同党。”

    “康海刚直不阿,藐视权贵,根本不为刘瑾所动。”

    “刘瑾虽然不快,但念在康海是家乡出的状元,生怕被老家里的人戳脊梁骨,所以虽然被康海无视,却也一直客客气气的。”

    “后来的时候,李梦阳因为代尚书韩文草拟弹劾刘瑾的奏章。事情暴露后,刘瑾加给李梦阳不少罪名,将其逮捕入狱,准备处死。”

    “那李梦阳名声很好,皮面甚光,却是个机灵人。他知道刘瑾欲见康海而不可得,而他与康海又是知交好友。于是从狱中让人给康海递了一张纸条,上写‘对山救我’四个字。”

    裴元听到这里,脑海中自动脑补出了,刘老汉对着康海桀桀桀,“康海,你也不想李梦阳……”

    卧槽!

    裴元一下子就有画面感了。

    这是什么无能的李梦阳ntr剧情!

    也是“对山救我”四个字,竟然还真让裴元想起一些典故来。

    只不过,有邓亮这小老乡详述,裴元自然耐心听了下去。

    邓亮继续道,“康海见知交好友不求别人,只给自己递来这四字,已知其意。于是不再顾念高洁之名,只得屈身去拜谒刘瑾。”

    “刘瑾听说康海求见,高兴地连鞋都没穿好,就亲自跑出门迎接康海。康海为了至交好友,只得与刘瑾好言好语的劝说,让刘瑾放了李梦阳。”

    “刘瑾虽然贵为司礼监掌印太监,把满朝公卿都不放在眼里,但是面对他自己家乡的状元,那就不一样了。”

    “是以,见到康海亲自求情,刘瑾当即就高高兴兴的允诺了他。第二天,果然将李梦阳放了出来。”

    裴元想着“对山救我”的那曲子,虽知结果,仍旧问道,“后来呢?”

    邓亮说道,“前年的时候,刘公公事败,被人剐了三千多刀。康海因为去见过刘瑾,被列为同党,从大好的翰林院修撰官,直接被贬为了平民。”

    “这时候李梦阳不但已经官复原职,而且在士林中声望很高。康海满心希望,李梦阳能够站出来道明实情,洗刷自己攀附阉党的名声,成就两位才子间的佳话。结果李梦阳生怕当初的事情暴露,反倒对康海倒打一耙。”

    “康海大失所望,以文为身累,索性就回乡去了。”

    帐中众人听到这里,纷纷叹道,“这李梦阳,真不是个东西啊!”

    裴元倒是清楚,这李梦阳确实不当人,但也没太好的下场。

    毕竟得罪了文化人你还想落好?

    康海回到老家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