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69 好难猜啊 (第2/3页)
后,裴元直接向王敞问道,“张淳那边是什么情况?”
王敞听了答道,“当初千户对老夫说过之后,老夫就刻意结交了那张淳。”
“老夫那会儿虽然失势,但多少也是个南京兵部尚书。那张淳只是同进士出身,又在南京管理马政,自以为前景无望,正是和老夫同病相怜的时候。”
“张淳见老夫折节下交,与我引为知己。老夫就按照千户所言,对张淳说要将他举荐给朝廷。”
说到这里,王敞顿了顿,对裴元道,“我倒是真向朝廷举荐了。只是估摸着那上疏还没进京,那张淳就被朝廷拔擢当了应天府尹了。”
“张淳不知道其中根由,对我感恩戴德,我们的关系一直维持的还不错。”
“上个月,我因为山东的事情回都察院被调查。正好有行人司的人去南京传旨,对人说了此事。张淳得知后,还让人写来书信询问情状。”
裴元对张淳这性格有些满意,“很好,此人你多留意着些。”
张淳能够担任应天府尹,这可是仕途上的重大跨越。
应天府尹和顺天府尹都是正三品,张淳能从正四跳正三,除了他担任吏部左右侍郎的两位同年下意识的提名自己人,他自身在贵州的平叛经验也为他加了不少分。
毕竟张淳火线提拔的时候,正是霸州军兵锋直指淮安,眼看就要兵临应天的关键时刻。
应天府尹是外官也不是外官,是京官也不是京官。
只要筹划得当,还是能放在重要的位置上的。
裴元想着,又想到了另外一个府尹。
那就是在唐皋游街时,表现的极为稳重的顺天府尹杨旦。
只可惜……
裴元看了一眼,身材瘦小戴着高冠的王敞,只可惜自己只有这个。
问完了王敞的事情,裴元向魏讷一示意,“说说你的吧,什么事情?”
魏讷连忙道,“今天早朝的时候,朝廷正式公布了去山东查案的人选。杨廷和举荐了千户门下的那些进士,以都察院御史的身份一同去查案。说是什么用山东人查山东人,从而使之分化相疑,免得出现什么不可测的后果。”
“杨一清本来还有些不满,但是杨廷和又说起边宪在山东的名望不佳,也该重新斟酌的事情。”
“后来杨一清得知这些山东的新科进士都是毛纪的门生,这才放了一马,表示看左都御史李士实的意思。”
“李士实当廷同意,将事情定了下来。”
裴元有些意外,“杨一清这么给毛纪面子的吗?”
魏讷笑道,“怎么可能,杨廷和这是抢毛纪的门人,杨一清估计回头就要给毛纪写信挑拨此事了。毛纪只是回家丁忧,又不是死在山东了。”
裴元不由暗叹了口气,朝中的局势果然错综复杂啊。
魏讷说完,小心地试探道,“千户,咱们和杨阁老真没关系吗?”
裴元懒懒的打断了他的幻想,“别多想。”
魏讷闻言有点慌了,“那千户你那些门人?”
裴元淡定道,“放心,这本就是我的安排。”
说完,也想起了魏讷这家伙身上的多层色彩。
于是裴元拿起了给焦芳的那封信,向他扬了扬,似笑非笑的说道,“说起来,你之前一直帮着焦黄中奔走,若是有一天焦老相爷回朝了,不知道本千户是不是也要与老相爷因为你魏讷打一场啊。”
魏讷听闻此言,先是心中一跳,然后坚决表态道,“卑职生是千户的人,死是千户的鬼,绝不敢有背叛。”
裴元哼了一声。
魏讷这才嘿嘿笑了笑,向裴元询问道,“千户刚才怎么这么说?您刚才给小人看的那信?”
裴元淡淡道,“我和焦老相爷聊了些琐事。至于焦老相爷能否还朝,我还得好好考虑考虑。”
除了焦芳还朝的利弊,还得有个合适的位置才成。
不然的话,焦芳还朝造成的“抢坑危机”,会让那九个“萝卜”同时起了同仇敌忾之心。
那时候本来有希望的事情,说不定都办不成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