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4章 重掌大沽口要塞 (第2/3页)
信心横扫两大海域,雄霸海权。
就算要封锁海域,也必须由西门堂的舰队来封锁。
陈杰的目标就是要一次性打掉东洋人的全部舰队。
尼玛——!
没想到大乾王朝的局势,竟然一下子变得这么严峻。
或许是皇帝李铮的身体越来越差,各地藩王得到了消息。
所以,
整个大乾王朝的局势开始失控。
各地藩王都开始再次起兵,尤其是西域和吐蕃,甚至包括大草原的北方游牧民族,都开始自立为王,想要摆脱大乾王朝的统治。
就在陈杰开始调集西门堂两大舰队,准备出兵的时候。
京城的一纸文书,传到了西门堂。
大乾皇帝李铮下令,让西门堂驻军天津卫大沽口要塞,重新掌控京城的门户。
陈杰接到李铮的命令后,犹豫了一下。
按照西门堂的发展规划来说,这个最严峻的时刻,远离京城的旋涡是最明智的选择。
西门堂已经占据了大乾王朝沿海一带,拥有了立足之地。
京城内部的斗争,已经白热化。
几大势力之间的角逐,更是到了拼刺刀的时刻。
皇权随着皇帝李铮的身体越来越差,很可能在一夜之间崩塌。
所以,
西门堂想要保留足够的威慑力,这个时候不介入大乾王朝内部的纷争,是最明智的选择。
不过,
陈杰最后还是决定出兵。
他现在不仅是总督,更是驸马!
虽然西门堂独立于朝堂之外,可是再怎么说,他也是绑定在了皇帝李铮的战车上。
一旦皇帝李铮驾崩,或者出现了什么变故的话。
他终究还是要站在前面,绝对不能退缩到后面去。
——
十天之后。
陈杰率领西门堂五万大军,从山东青州出发。
经过了十天的行军,终于来到了天津卫大沽口要塞。
这里是西门堂崛起的地方,也是西门堂从京城西门大街,迈出的第一步。
算了一下时间。
陈杰率领西门堂大军,从上次撤离天津卫之后,驻军到山东,已经快两年时间了。
时间过的很快,一晃离开这里,就两个春秋。
而在驻军山东,陈杰成为山东总督之后,中间发生了很多事情。
西门堂也壮大到了横扫整个大乾王朝的地步,更是扩军到了三十万。
回想起来,简直就像做梦一样,恍如隔世。
由于当初陈杰离开天津大沽口要塞时,留下了天津卫的造船厂。
他特意在造船厂驻军了一千人,目的是防止被人破坏造船厂。
所以,
当陈杰率领五万大军,重新回到天津大沽口要塞的时候。
负责天津造船厂驻守的姜常顺,唐夫举,沈河等骨干人员,都到天津关口要道,迎接陈杰麾下大军的到来。
姜常顺当初是西门堂特战精锐的成员,同时也是亲卫队的精锐。
因此,
陈杰看到姜常顺后,拍了拍他的肩膀,感到很亲切。
大家都是老熟人,并没有什么见外的地方。
一直以来,
陈杰在亲卫队的将士面前,就从来都没有什么架子。
亲卫队的弟兄们,可都是他的心腹,随时都能为他付出生命。
所以,
当陈杰看到姜常顺他们几个后,跟他们握了握手,丝毫没有因为自己现在的身份地位,而端起总督和驸马爷的架子。
众人见面后,一阵寒暄。
接下来,
在姜常顺的带领下,陈杰带着骨干精锐,进入大沽口要塞。
因为在这之前,姜常顺代表陈杰,已经接管了大沽口要塞,等着陈杰的到来。
陈杰在计划接管大沽口要塞之前,就已经对大沽口要塞的很多防御工事,进行了一番规划。
并且,
他还没有率领大军出发,漕帮的人马就已经开始在这边动工。
这年头,只要钱到位,能够让人吃饱饭,就有大把的人力负责修建防御工事。
陈杰将防御工事的筹建任务,直接交给了姜常顺负责。
所以,
当陈杰率领大军来到了大沽口要塞的时候,姜常顺负责的防御工事重建工作,已经如火如荼的开始了。
西门堂办事一个最重要的特点,就是效率!
只要陈杰的命令传达下令,其他人不需要有任何考虑,直接就是开干。
出钱的出钱,出力的出力,物资和各种建造的材料,在最短的时间内到位。
所以,
陈杰率领大军到了大沽口要塞后。
他并没有急着前往大将军府,也没有想着去军营里面,而是围着大沽口要塞的各个防御工事,好好检查一番。
他想要看看,整个大沽口要塞,与自己两年前离开的时候,发生了多大的改变。
原本驻守在天津大沽口要塞的,是大乾王朝的兵部大将军李繁。
他为大沽口要塞的防御工事,进行过几次修整。
大沽口要塞的城墙,已经进行了加固和加宽,加长。
从整体结构来看,大沽口要塞的防御工事,简直固若金汤。
它将大沽口要塞沿海一带,都彻底加固,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