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559章:开华夏万世太平之路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章 回目录
    第559章:开华夏万世太平之路 (第3/3页)

培养专业军官和水手。

    后勤革命:建立标准化后勤体系(统一弹药口径、口粮、被服)。依托蒸汽动力和铁路(规划中),实现大规模、远距离、高效率的兵员和物资投送。设立战略物资储备制度(粮食、钢铁、硝石等)。

    3. 工部设立“军械制造总局”:

    在全国战略要地设立大型“兵工厂”,采用标准化零件、流水线作业(苏渊引入概念),实现火铳、火炮、弹药的大规模、高效率、标准化生产。

    设立“舰船制造局”,在沿海良港(如未来规划的上海、广州基地)建造大型干船坞,专司战舰建造与维修。

    设立“被服粮秣局”,统一生产军需物资,保障质量。

    4. 推行“义务兵役制”与“军事优先”国策:

    适龄青壮需服一定年限兵役(可选拔优秀者进入军校或技术兵种),建立庞大的预备役体系。将“尚武”、“报国”精神融入新学教育,从娃娃抓起。

    国家资源向军事研发、制造、训练倾斜。设立“战争特别税”,保障军费。颁布法令,征调民间工匠、学者、资源为战争服务(给予补偿和荣誉)。

    5. 情报先行:

    礼部“藩务司”升格为“外务情报署”。派遣大量精通语言、文化的细作、商人、学者,以各种身份潜入目标国家,绘制详图,收集政治、军事、经济、社会情报,收买内应,散布谣言,为军事行动提供精准导航。

    6. 思想奠基:

    教化司全力推动“天下一统”、“华夷之辨”(以文化同化为主)、“文明开化”的舆论宣传。

    将征服战争塑造成传播先进文明、解救蛮夷于水火、实现“天下大同”的神圣使命!

    利用新式学堂、报纸(筹备中)、戏剧、说书等一切手段,统一思想,激发民族自豪感与扩张欲望。

    朱笔在羊皮卷上飞速移动,勾勒出一个庞大、精密、冷酷无情的战争机器蓝图。

    每一个字,都浸透着铁与血,每一个机构,都指向同一个目标——征服!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