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4章 不走了(求月票抽大奖) (第3/3页)
地”。
周奕从兜里摸出了今天早上写的那张纸,在纸条正面,用特别端正的笔迹写着三个字“举报信”。
他展开信纸看了看,然后慢慢地把这张纸对半撕,再对半撕,直到最后撕成了一小块,然后往打开的车窗外一扬手。
纸片就瞬间飞舞了出去。
这封匿名举报信,原本是打算去县里的时候,顺便去本地县局找机会留下的。
就跟当初陈耕耘去市委大楼把举报自己的信留下一样。
信里的内容是以一个“热心群众”的口吻说,曾经听到过某个下乡收黄豆的男人,炫耀自己打死过一个对他出言不逊的小孩儿,当时“自己”年纪尚小,只当是句吓唬人的玩笑话,但最近听说了十年前发生在黄牛乡的惨案,觉得这人很可疑,希望警方能调查,并备注了男人的年龄。
这是周奕本来能想到的,比打举报电话可能更有效的举报方法。
因为信件是以文字形式呈现的,可以包含更高密度的信息。
周奕特意在信里卖了个“破绽”,就是虽然匿了名,但又说自己当初年纪小。这种细节会让警方觉得更真实,而且是一个“本地青年”举报的。
关键信件是单向信息,具有想象空间。
但电话是交互的,而且还有录音,这种模糊的举报信息是很容易把警方的注意力优先级转移到查举报人身上。
为什么会用公用电话举报?
为什么匿名举报?
为什么查无此人?
举报人是如何知道这些信息的?
举报人没有本地口音,可能不是本地人,那是不是存在故意干扰警方视线,提供错误线索的可能呢?
他是个老刑警,他再清楚不过可能会引起的不必要麻烦了。
那就得不偿失了。
所以他想到了这个办法。
虽然可能也会花一定的时间,需要等待结果。
但比起再等二十年才破案,已经是最优解了。
但现在异变陡生,这封信已经没用了。
因为他要把黄牛乡的这件事,变成一份“投名状”,作为条件,让当地县局给自己开后门,允许他参与到西坪沟的案子里来。
赵亮虽然没说,但目前的情况,沙草镇派出所只能上报请求支援了。
所以他要先去黄牛乡,根据上一世模糊的信息,尽快把这个逃脱法律制裁十年的凶手给找出来。
然后再去县局找他们的领导,开诚布公地说明来意。
当然,他肯定只会说自己是碰巧,抓了个十年前的杀人犯。
到时候再给吴队打个电话,让他推波助澜一把,应该问题不大。
毕竟镇派出所不是太讲究的话,上级单位应该也差不了太多。
一想到这儿,周奕掏出了手机,拨通了吴永成的电话。
这次电话响了一声就接了起来。
“喂,周奕。”
“吴队。”
“我猜你应该不是来跟我说,我在返程的路上了吧?”电话那头吴永成说道。
“吴队,以后你可别再喊我乌鸦嘴了啊。”
吴永成的笑容缓缓收敛了起来:“那个小女孩失踪的案子里,又死人了?”
“昨天孩子母亲服安眠药自杀了,不过救回来了。但孩子的继父失踪了。”周奕压低了声音说道。
司机却还是耳朵很灵敏的听到了,顿时脸色一变,立刻竖起了耳朵仔细听。
吴永成嘀咕道:“这案子……确实有点奇怪。所以你是打算插手?”
“嗯,我想试一试。”
吴永成叹了口气说:“你想试,就怕当地的同事未必让啊。要不要我想想办法?”
“这种事贸然打电话过去肯定不行,对方会觉得不舒服的。”
“嗯,也是。除非……你能让他们觉得,欠了你的人情。”
“吴队,还是你这个姜够老够辣,我就是这个意思。”
吴永成一点不觉得惊讶,就是周奕说自己够老,让他有点哭笑不得。“你打算怎么做?”
“山人自有妙计,不过就是估计得晚几天去武光报到了,这个……”
周奕还没说完,吴永成拍着胸脯说:“这你就别操心了,小问题,我和领导们都打个招呼,我估计谢局是不会感到惊讶的。”
“那就好,谢谢吴队。”
“后面需要帮忙的话,你随时找我。”
“嗯,估计很快就会需要你帮忙的。”周奕说着,挂断了电话。
宏城市局,刑侦支队支队长办公室里,吴永成放下了手机,无奈地摇了摇头。
“这臭小子,休个假还这么拼,这案子哪里破的完啊。”说着,拿起了电话本,开始找武光市局曹安民的电话。
一边找一边嘴里嘀咕道:“这小子不在,感觉清闲了许多啊,是错觉吗?”
……
前往黄牛镇的公路上,司机见周奕挂断了电话,忍不住地问道:“兄弟,你是干啥滴?我听你刚才打电话,又是自杀,又是失踪的。”
周奕淡淡地回答道:“警察。”
“哦是嘛。”司机很惊讶,“你早说你是警察啊,我就不收你钱了。”
“没事儿师傅,该收还是收,大家都是劳动人民,你也要养家糊口的。”
司机连连点头:“是是是,都是劳动人民。”
只是说完这句话,他便没再说话,而是专心致志的开车。
和刚才比,明显沉默寡言了许多。
又过了一会儿,周奕发现路两边的房子多了起来,就问道:“是不是快到了?”
司机点点头:“嗯,前面就是黄牛镇的镇上了,农贸市场就在镇上。”
“好,一会儿你就停在农贸市场外面等我就行了。”
“不用我跟着你吗?”司机跃跃欲试地问道,“必要的时候我还能替你搭把手,堵坏人。”
周奕哑然失笑,普通人觉得警察出马了,肯定就是去抓坏人的。
殊不知坏人哪儿有这么好抓。
“不用,我不是去抓坏人的。”周奕笑着说,“我是去买豆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