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6章 只要敢想,那就敢做 (第3/3页)
起码到这会儿,HK还没意识到体育项目会给这座东方之珠带来什么。
让卫东是记得HK回归前后,对内地的奥运冠军们特别追星,起码在千禧年前后,奥运冠军也是HK这边提振爱国热情,增加向心力的重要手段。
只是最后看这活儿作用也不是很大。
但提醒了让卫东搞体育在HK绝对是个很有前途的冷门弯道。
他靠篮球在内地各大高校搞联络,已经很有心得了。
来HK这么两三次,其实最大感受就是遍地球场。
跟三四十年后的内地城市建设差不多,小区里附带篮球、网球场,社区空地搞公园也附带几个运动场地,中小学、高校更是标配各种球场。
路边甚至经常能看见小型足球场、篮球场、网球场。
当然大多都是菜鸡互啄,纯粹锻炼身体性质的野球爱好者,连玩家都罕见。
可HK有个独特优势,这里是独立的奥运联合会成员,也就是可以单独以HK身份参加国际赛事。
而且这里面还有个巨大的BUG!
HK可以搞归化!
作为近百年的国际金融港口城市,这里云集了各种族裔的人群在生活,连演员不也有金发碧眼的白人阿瑟儿专业户么。
所以HK归化任何族裔都不会让本地人反感。
那么相比非常依赖顶尖水平的网球、乒羽游跳这些单人项目,集体项目肯定更容易打动高手归化。
因为能出成绩的单人高手改换国籍的代价非常之高。
让卫东又不是为了帮HK拿金牌,他是要搞热度,搞流量,当个著名的HK商人而已。
所以五人制篮球,也天然比十一人的足球更便宜。
昨晚让卫东和发哥拿着红白机打足球游戏时,就商量敲定了整个局面。
先集结HK本地篮球高手来打港超!
这里面的逻辑,当然就是来自于四十年后的村超了。
甭管HK人是不是普遍很喜欢打篮球,先把热度炒起来。
十万港币,甚至一百万港币的奖金下,必有勇夫积极出现。
再搞点话题,各种吹嘘,招揽明星过来看热闹,必须在这半年内把整个势头搞到全港关注。
让卫东给出这个时间点很精准:“也就花个几十百把万港币,先把篮球这个流量炒起来,我六月去趟花旗,谈电脑的事情同时,去今年的NBA选秀现场,挑几个落选的青年高手,来加入HK比赛,你说有没有搞头?”
发哥本来还有点纳闷:“绝对没有问题,我相信一定能搞得全港都把话题集中在这上面,甚至整个东南亚都可以热闹起来,可钱从哪里赚?”
让卫东给他描述:“打巡回赛表演赛,卖各种广告啊,我的防晒霜、洗发水、电脑、汽车……等等,我为什么不把车出口卖向东南亚呢?”
但这都只是灵机一动,让卫东最终的目的是:“当我们把这个事儿搞成了以后,不就等着HK体育联合会来找我们收编吗,那时候我们可就是体育官员了!”
原来他想拉着发哥走体制内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