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672章 那就是光啊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页 回目录
    第672章 那就是光啊 (第2/3页)

年,1886年,卡尔本茨制造出世界上首辆三轮汽车,两年后奔驰生产出世界上第一辆供出售的汽车……

    从无数默片时代的黑白影像,到后来欧美狂飙突进的汽车工业,赛车运动,都在短短五分钟的滚动放映中展现。

    整个这座展厅,基本就是现代汽车工业的缩影。

    市里面各位就跟让卫东一起,和数百上千观众一起仰头观看了落地大银幕上的画面。

    倾听百年史影片的最后,汪志文配音的那种饱含情绪声调:“历史从来不是博物馆里的标本,它是流动的河,而我们都是溯流而上的摆渡人。”

    “历史那些青铜器上的铭文、奏折里的朱批、战报上的血渍,最终都化作了照亮此刻的荧光。”

    “当你听见郑和宝船劈开印度洋的浪,恍惚间是否也感受到办公室窗外吹来的风?”

    “当讲述滑铁卢的晨雾时,你手中的茶杯是否也蒸腾起相似的氤氲?”

    “当我们在对这些火花塞、发动机笨拙的模仿时,当我们要靠展览才能看到这些稀缺舶来品时,我们也在创造历史,车轮滚过的历史,不仅是钢铁与橡胶的进化史,更是一个民族从仰望到平视的成长史。”

    都在慢慢点头。

    尤其是五分钟的百年汽车史之后,是轮番播放的福特、奔驰、宝马、凯迪拉克、沃尔沃等各种世界名车的广告片。

    就是为了提醒所有参展者、观展者看到巨大的差距。

    不要以为用螺丝刀锉刀手搓出来一辆可以开动的车就叫做追赶差距。

    那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解决有无问题,剩下的巨大差距要用无数人力物力去追赶。

    真的就像这座展厅表现出的差距。

    左右其他三座展厅,就立刻黯然失色。

    其他两百多家车厂,大多只有一两部车可以展示。

    自然要不了那么大展台,也花不起那么大租展台的钱。

    就算有两家壮了胆子学合资大厂要了大面积,五万块左右的开支,可产品摆上去就不是那么回事儿。

    喷涂工艺不过关,那漆水就是看着如粉刷墙面粗糙,越在聚光灯照射下就越显得粗糙。

    譬如让卫东之前在平京开过的黎明汽车,车身看起来有点像模仿的日产丰田,他估计不是为了避免抄袭版权,这会儿国内就没这意识,更可能是抄不出来。

    总之把方正的车厢做得似是而非,就像是个方头方腮的树先生,哪哪都透着憨气。

    而另一辆也开过的塞北箭也是仿的这个路数,就像发泡的馒头。

    就没有学霸、优等生比,看着还行,挺能沾沾自喜的骄傲。

    跟人家一比那巨大的差距简直无地自容。

    好多车厂都没拿到准生证,只能以农用车、工程车等各种名义出品,来参展就是希望获得市场影响力逼出准生证。

    现在只觉得遥远痛苦。

    其实从之前布展期间就出了好多小厂的技术员,天天转悠在合资厂展厅,稍不注意就冲进底盘下,掏出游标卡尺测量细节。

    真正等到合资厂大灯全开的照亮这些尖子生,大家才会觉得昨天那位“消费者”真的没说错。

    让卫东就陪着市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