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419章 造游艇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页 回目录
    第419章 造游艇 (第2/3页)

 陈光良笑道:“该放下那种精神寄托了,我们现在是香港人,应该有一种归属感和责任感。香港必将成为下一个沪市,甚至超越沪市,和伦敦、纽约齐名的城市。看到那些工厂的工人,我忍不住想,‘香港人’这三个字的含义,刻苦耐劳、勤奋拼搏、开拓进取、灵活应变、自强不息的精神。大家如果依旧不把香港当成家,那香港也会让你们的后人少一份财富的。”

    此言一出,大家都精神一震。

    这位宁波商人、沪市商人、香港商人的‘领袖’,可谓一向是金玉良缘,同时也很照顾同乡。

    方椒伯说道:“有道理,是我们一时还没有转变观念。我们这一辈倒是无所谓,只是影响到后人。”

    谢蘅窗等人也点点头。

    这一波工业浪潮中,沪籍商人(含宁波商人)受益最大。

    如今香港的工业产值,大概超过前世同期的15~20%,以至于这一波地产,目前还能保持着‘维持’状态,估计明年才会崩盘。

    随后,方椒伯作为宁波商会的会长,实际上也是陈光良的‘代表’,他讲述起来:

    “在这一波塑胶花的中,我们宁波商会的会员,大概有150家进入这一行业,占香港的40%假发产业中的300工厂主,也有35%是我们宁波商会的会员当然,还有航运方面.”

    众人听得忍不住惊叹,更是佩服陈光良这个宁波商会的领袖,硬生生在香港打造了‘宁波财团’。

    陈光良闻言后,说道:“以后,我不会再如此偏袒宁波同乡了,毕竟我现在要的是‘香港人’概念。而且我们须知,硕大无朋的道理。”

    在塑胶花、假发,甚至是前面的航运、纺织等产业,陈光良确实优先照顾了宁波同乡。

    那些潮汕商人虽然厉害,但毕竟少了先机,再加上经验,自然在这些产业落后不少。

    方椒伯点点头,说道:“嗯”

    他完全是陈光良的‘管家’,当然也得益不少,包括让他一家继续来港富贵,以及他也参与了一些工厂投资,保证了他们来港后,还能有些收入来源,不用坐吃山空。

    陈光良来到北角的‘维他奶工厂’视察工作。

    维他奶,从生产玻璃瓶装的豆奶开始,陆续又拓展到豆奶粉、大白兔奶糖、果汁系列,如今再次拓展至‘康师傅’方便面、红牛功能性饮料。

    可谓一步一个脚印,走的非常的踏实。

    陈光良来到研发室,维他奶总经理陈志兴陪同在一旁,这里是研发方便面的地方。

    “老板,这是我们已经研发好的产品,您要不要尝试一下?”康师傅方便面的负责人马嘉柏,第一时间迎上来。

    其他研发人员,也带着希冀的眼神,毕竟他们感觉到——老板对产品的把握和理解,是超过他们的。

    在大家研发期间,老板提供的想法,使大家的目标明确。

    陈光良笑道:“一来就有口福,那就是吃起来!”

    不是他在意一个方便面的利润,而是他在意‘发源地’和‘发明企业’的头衔。

    不一会,几碗香喷喷的方便面,便已经泡好。

    或许是几十年不吃了,陈光良居然吞吞口水。

    吃惯了山珍海味,如今对这种‘垃圾食品’也是直流口水了。

    “嗦嗦.”

    有鸡汤的味道,口味比较‘淡’,但也无疑是一种美味。

    “嗯,是我想要的口味!”

    听到陈光良的满意答案,所有人都露出笑容,七八个月的闭门研发,如今总算达成。

    当然,其实仅三个月时间,就已经大概研发出来。

    但后续对生产工艺、口味等的进一步研发,花了一些功夫。

    马嘉柏当即说道:“一个月,我们的生产线便可以搭建成,并开始在香港销售。”

    陈光良提醒道:“美国、英国那边申请专利,要同步进行。你们不要小看这样一袋面,他迟早会普及全世界。当然,如果有一种材质,比如食品级聚乙烯什么的,制作一种杯或碗,将方便面装在里面,再配备塑料叉子。你们想想,消防员救火后,来一桶吃下;白领晚上加班,来一桶吃下,那么他将普及全世界.”

    众人无不征服起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