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6章 1957年 (第2/3页)
“长实集团发展到今天,不能只是做地产相关,不然当年我也不会让维他奶加入长实集团。所以,我准备利用连卡佛百货,以及环球贸易,进入超级市场。所谓超级市场,就是一个自助购物的大型市场给你们一个月时间,拿给我属于你们的调查报告和方案。”
“好的”
前世,香港超级市场的起源,也是连卡佛百货和牛奶公司的一个合组企业;后来牛奶公司被置地收购,置地又收购了一些其他品牌,组建了香港占有率很高的超级市场——惠康。
这一世,陈光良自然不需要等将来去收购,准备率先打造属于自己的品牌——惠康超市。
超级市场、购物中心,这一世都要由长实集团在首先发展,引领香港的商业。
而购物中心,自然是拆卸目前的香港大酒店和连卡佛大厦,不过还得等连卡佛新大厦建筑好之后,再开始进行。
预计六十年代初,香港将拥有第一个购物中心——长江广场(前世的置地广场位置),这又比前世的第一个购物中心的海运大厦早四五年。
散会后,陈光良叫来一个老臣林鸿英。
“鸿英,我记得你是信基督教的吧?”
“嗯”
陈光良随即说道:“弥敦道有个西班牙神父创建的小旅馆,我听说当初是为了接待被内地驱逐的神职人员,但如今这些神职人员又已经到世界各国赴任,神父旅馆便向公众开放。但据我所知,这种教会从事商业,是与传教相饽的,说不定他们会考虑出售。当然了,你先打听消息,亦或者从那里的教友着手,等待时机。”
林鸿英一听,爽快的说道:“好,我先去打听一下再说,有机会一定替公司拿下。”
陈光良笑道:“倒不是一定要拿下,总得价格合理才行。这些教会在香港拥有不少土地,我记得铜锣湾的一个教会地皮,也被霍英栋拿下。”
“嗯,我明白你的意思了!”
捡漏当然最好,教会不会坐地起价的。
香港的住宅地皮均价,已经被炒到150港币每平方尺,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
以一副地皮2万平方尺为例,地皮费就要300万;而建筑费大概需要150万,形成了地皮费:建筑费达到了2:1。
而在1955年的建筑条例刚刚颁布时,地皮费和建筑费的比例为1:1。
300万的地皮费,150万的建筑费,如果再加上税费和利息费,总成本可能达到500万;如果按照18万平方尺的建筑楼面计算,总价值约在700万以上,利润已经不算高。
但就算如此,香港的各大置业公司,依旧在疯狂的扩张;因为在大家看来,一副地皮依旧可以通过售楼花,赚200万的话,显然也是非常客观的。
毕竟目前资产千万的置业公司,并没有几家!
在过去的一年(1956),香港贸易走出低谷,贸易总额达到79.8亿港币,足足增长了15亿。工业产值更是增长迅速,达到46.8亿港币,人均GDP已经超过2030港币。
而在1954年时,香港人均GDP才1450港币,增长速度可谓非常的快。
有媒体就分析指出,在过去的一年(1956),香港塑胶花的产值达到8000万以上,假发产值也达到5000万,玩具产值也暴增,这是香港激增的‘新三项工业品类’。
香港的工业,可谓迎来爆发式的增长,而长江工业集团无疑是香港工业的‘巨无霸’。
这个集团去年创造出2.5亿港币的产值,净利润也差不多有3000万港币。
长江工业集团虽然从事的都是‘没有太大技术含量的工业’,但如果能为香港带来工作岗位和经济发展贡献,显然也是非常值得的。
这一天。
陈光良便来荃湾的新丰纺织园区,刚刚建好的一幢八层工业大厦,如今已经成为成衣和纺织车间。
他来到其中的一层,只见这里在生产‘箱包’。
“老板,这是我们用布艺、皮具、塑料分别生产出来的拉杆行李箱.”拉杆箱的负责人柯铭,向陈光良做了介绍。
一旁是成衣业务的负责人林建云,他负责的业务包括成衣制造、成衣品牌、皮具箱包等。
陈光良拿了一个皮具的拉杆箱,这一看就是价值最高,外观最好看,但很难打入普通市场。
拉杆箱的制造并不算难,就是在箱包上增加‘伸缩杆’和‘轮子’,不过要想做好一个拉杆箱,又得拥有一定的研发能力,还要拥有生产优质产品的能力。
“注册了专利没有?”
“在英国和美国同时注册成功,并且,已经已经准备通过空姐、飞行员这样的推销模式,向世界推销我们的专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