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405章 汤汤水水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章 回目录
    第405章 汤汤水水 (第3/3页)

,老板陈光良先生,以无私的精神,允许香港工厂主参观瑞贝卡工厂,并向大家公开假发原料(真发)、假发制造机器的途径。

    《星岛日报》:香港假发产业发展迅速,从零产值到数千万产值,仅用了九个月时间,这得益于陈光良先生旗下的瑞贝卡假发厂,高风亮节,允许同业参观考察。

    此类消息,充斥着香港的媒体。

    虽然说的也是事实,但期间陈光良接受《东方日报》采访时,已经公开表明:“自己就是一个商人,而不是慈善家。他们(企业主)去瑞贝卡实习,免费做工。而且做假发不比其它工业,他们在瑞贝卡没有学习到什么,就会走其它途径,就算走点弯路也能走通。香港的假发业繁荣,对谁都有好处!”

    与此同时,香港假发产业确实越来越繁荣,加入假发产业的工厂主,也越来越多。大有在短时间里,成为全球假发的垄断生产市场。

    届时,香港假发产业,将形成一个上亿规模,甚至数亿规模的庞大市场。

    “朱老哥,今天怎么有空来我这里坐坐!”

    陈光良陪同朱广生,在办公室的沙发上坐下,脸上的笑意很是真切。

    他也是个‘老人’,最是念旧,当年在上.海滩的朋友,最为珍惜,而朱广生便是其中的一人。

    交朋友,不必在意对方是否富有,因为反正也不会有他富有。

    “谢谢”朱广生客气的向陈光良助理倒声谢,然后在茶杯上摸了一下,显然心情有些激动。

    “来看看陈先生”

    “看看我好啊,当年的老朋友天南海北,能聚在香港是缘分,还能活着也是幸运啦!”

    朱广生高兴的点点头,随即说道:“我得感谢陈先生啊!当年我知道你来了香港,我就觉得自己也一定要来香港,不能留在内地。我到了香港,又是陈先生指点我投资物业,不然这几年做生意怕是全亏了。而最近,陈先生又指点我们开假发工厂,还给我们各种照顾,总算能稳定下一个事业。”

    陈光良摆摆手,说道:“不要客气嘛,我们都是朋友。更何况,假发厂你们不做,也有其他人做,再等几年,香港怕是有数百家假发工厂。”

    朱广生说道:“总归是你照顾了我们,让我们领先人家。这是个小玩意,陈先生别嫌弃!”

    陈光良见是个古董瓷器,脸上立即就不高兴了,说道:“朱老哥,我们之间可不兴这一套啊。”

    朱广生知道,陈光良是绝对不稀罕的,只不过一直受人帮助,不表示表示也是不对。

    而且现在东西已经拿出来,自然不能拿回去。

    他解释道:“这个明成化青花瓜瓞绵绵纹宫盌,是我收藏的小玩意,不值几个钱。”

    见朱广生这个模样,陈光良马上写了一张5万港币的支票,递给他。

    “你不拿,我也没法拿了,本来大家就是朋友!”

    “就按陈先生的意思来”

    随即,这件事算是翻篇。

    陈光良关心了朱广生的子女情况,得知大儿子在办假发厂,二儿子在粮店,女儿早已经嫁人。

    “老哥,最近可以关切一下塑胶花,这个也是新兴产业,前景也是有的。要是想投资了,拿着我的名片,去华泰塑胶厂考察下。”

    朱广生惊喜的说道:“陈先生真是太照顾我了!”

    陈光良摆摆手,说道:“不过丑话说到前头,开工厂总是有风险的,你要考虑清楚。至于感谢我,其实也大可不必,塑胶花工厂早晚对我们宁波籍工厂主开放,大家有兴趣可以去参观,至于生意能不能做起来,自然全凭本事。”

    “明白明白”

    陈光良点点头,不管是假发产业,还是塑胶花产业,长江工业集团凭借资金上的实力、先人一步的领先优势,始终保持着20%以上的份额,还是没有问题的。

    毕竟前世李家成虽然是香港塑胶花的开拓者,但其资金实力在扩张中略显不足,但就算如此,也是在1959年香港塑胶花行业出口总额是1.6214亿港元,折合2850万美元(美元/港元的汇率大约5.69)中,占据18%左右。

    长江工业集团在这两个产业中,占30%也不是不可能的!

    现在介绍给大家来做,不过是给大家分口汤汤水水,不存在陈光良不想赚钱。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