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785章 系统的变化,任务!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章 回目录
    第785章 系统的变化,任务! (第3/3页)

也上表告发刘虞办事不利,两人相互指责,朝廷也无力处理。公孙瓒在蓟县大城东南修小城,与刘虞相近。刘虞几次邀请公孙瓒,他都称病不来,于是刘虞密谋征讨他,先把这事告诉东曹掾魏攸。魏攸说:“如今天下引领,把您当作希望。谋臣爪牙,不可缺少。公孙瓒的文韬武略足以依靠,即使有小恶,也当暂且容忍。”于是刘虞停止动手。一年后,魏攸病死,刘虞又打算讨伐公孙瓒。

    初平四年(193年),刘虞纠合诸屯兵,共计十万人,进攻公孙瓒。临行前,从事程绪脱下头盔,向刘虞谏言:“公孙瓒虽然有过错,然而罪名并未确立。明公不事先告知,敦促公孙瓒改弦更张,而兵起萧墙,这并非国家之利。加上胜负难以预料,不如休兵,以武力逼迫其就范。公孙瓒必定悔祸谢罪,这是所谓的‘不战而屈人之兵’。”刘虞以程绪大战当前提出异议,扰动军心,于是杀他示众。刘虞告诉士兵:“不要伤害其他人,只杀一个伯圭(公孙瓒)就行了。”刘虞手下从事公孙纪,平时因为同姓被公孙瓒厚待,趁夜跑到公孙瓒处告发刘虞的计划。当时,公孙瓒的部众都散布在外面,公孙瓒自觉不敌,本想逃走。结果刘虞的士兵不善于作战,又爱惜百姓的房屋,下令不许焚烧城池,一时间竟攻不下来。公孙瓒于是召集精锐勇士数百人,顺风纵火,火烧刘虞军营,趁势突袭。刘虞遂大败,向北逃至居庸县,又打算召乌桓、鲜卑来救自己。公孙瓒追击,三日城陷,抓住了刘虞,把刘虞和他的妻小带回蓟县,仍让他做傀儡管理州中事务。正赶上朝廷派使者段训来增加刘虞的封邑,让他掌管北方六州的事务,并拜公孙瓒为前将军,封易侯,假节督幽、并、青、冀四州。公孙瓒趁机诬陷刘虞之前与袁绍合谋要当皇帝,胁迫使者段训将刘虞斩首。故常山相孙瑾、掾张逸、张瓒等忠义愤发,相继前来看望刘虞,大骂公孙瓒,结果都被杀害。公孙瓒将刘虞的首级送到京都,半路被刘虞的故吏尾敦劫走安葬。刘虞在北方很得人心,他死后,幽州及流亡至此的百姓都痛哭流涕。

    刘虞死后,其旧部鲜于辅、齐周、鲜于银推举阎柔为乌桓司马,与公孙瓒部将邹丹战于潞河之北,斩杀邹丹等四千余人。之后,乌桓峭王迎接刘虞子刘和,与袁绍军在兴平二年(195年)破公孙瓒于鲍丘,杀二万余人。

    同乐共恤

    《吴书》记载,刘虞为人低调,礼贤下士,和乡亲们同甘共苦,吃住一样,从不以自身名位搞特殊化,乡里百姓都愿意听刘虞的话。当时乡亲们有了纠纷,都不去找地方官,而是找刘虞决断,刘虞处理合情合理,因此人们都尊敬地接受刘虞的决断,从不记恨刘虞。曾有一个人丢了牛,他家牛的骨体毛色和刘虞的牛很像,就以为刘虞的牛是自己的牛,刘虞便把牛给了他。后来他的牛找到了,才知道错怪了刘虞,于是回去向刘虞道歉。

    灾害不生

    《英雄记》记载,刘虞曾担任博平令,在任期间治正推平,高尚纯朴。博平境内盗贼绝迹,灾害不生。当时博平附近的县闹蝗灾,但这些蝗虫到博平界,竟然飞过而不入。 [28]

    清静俭约

    《魏书》记载,刘虞在幽州清静俭约,用礼义教化百姓。汉灵帝刘宏时,南宫损坏,朝廷下令升迁到州郡的官员,都要交钱帮忙治宫,或一千万,或二千万。当时富者要么自掏腰包,要么征收民脂民膏来应付;清贫谨慎者拿不出钱,有的甚至为此自杀。刘宏知道刘虞清贫,因此特不让刘虞出钱。 [7] [28]

    节俭之疑

    《后汉书》记载,刘虞初时以简朴著称,帽子旧了也不换,打上补丁再戴。等到他遇害时,公孙瓒派兵搜他的家,却发现他的妻妾都穿着很高档的服饰,当时人们因此怀疑他的简朴品质。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