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五章 鸿关,镇首通牒,驰援与九镇龃龉,对视 (第2/3页)
。
想到这些,夏侯钦心里几乎都在滴血,他早就想到大觉寺不简单了,所以提前把金壁村的人口都给迁到了龙河村,想的丢了一道防线,大不了后撤就是了。
让掘地境日间作战,水域行军,谁会想到大觉寺会有如此神异的手段,丢两个村还不算什么,关键是他在金壁村亲眼看到了那个首座炎心的手段,掌控了五万多掘地境,还顺带将两村人口给控制住了,不用想也知道,接下来大觉寺对这些人,必会不遗余力的用各种手段或是笼络,或是洗脑,威逼也有可能,诱使他们转投到大觉寺麾下。
五万掘地境,有三万是从江夏其余各村调来的,近两万则是金壁和龙河两村的本土人士,眼下两村被控制的十一万人口,基本都是那两万掘地境的家眷。
其他从各处调来的三万掘地境暂且不提,就说金壁龙河两村的两万掘地境,掌控了他们的家眷,再加那群比丘有如此神奇诡异的手段,诱使他们转投到大觉寺麾下,甚至为大觉寺征战,都简直不要太轻松。
再顺着往下想,剩下来自各村的三万掘地境,看到金壁龙河两村的情况,对大觉寺的心态会不会有变化?
想到这,夏侯钦抬头看着江元龙,面色愈发凝重。
夏侯钦虽然没有把这些话说出来,可江元龙是何等心思,刚刚听完整个金壁村失陷的过程,他早就意识到了这一点,此刻表情比夏侯钦要凝重的多。
“我知道,不用你提醒,我已经每天三封急信在催促陲山和灞上两镇了,上个月底商量好的出援军,十八号了,援军居然还不到,其他六镇就算了,陲山和灞上就在边上,居然还敢拖到现在!”
砰!
江元龙面容有些愤怒,坐回椅子后怒拍了一下桌子。
“七镇要是再敢拖拖拉拉,说不得就真要按军首大人说的那样,给大觉寺让路了,死道友不死贫道,都想让咱们江夏顶上去,做梦!”
听到江元龙的话,下方一众人都重重点头,眼里满是对其余七镇的怒意。
踏踏踏……
突然,门外急匆匆的传入一个传信兵。
“报,大人,镇首传信!”
听到是镇首来信,屋内众人顿时都来了精神,江元龙更是直接站了起来,接过传令兵手中书信,打开看了看后,脸上顿时露出一抹振奋。
“镇首大人勒令咱们继续守好鸿关,他已经分别给七镇下了最后通牒,二十号之前若有一镇援军不到,咱们就直接撤兵,他会亲自来跟大觉寺面谈。”
屋内众人,包括夏侯钦在内,神色都猛地一震,脸上纷纷露出了解气的神色,陆续开口:
“就该这样!”
“明知大觉寺与诡怪有关,七镇还拖拖拉拉,想让咱们江夏一家顶在前面,做梦。”
“不错,七镇不来帮忙,索性就跟大觉寺谈和,鸿关村往北就是陲山镇了,我倒要看看,陲山急不急!”
“金壁龙河。再加上鸿关,无非让出这三个村,宁愿割点肉,也不能便宜了七镇那帮狗贼,哼!”
………………
听到众人的话,江元龙低头看着摆在桌案上的江夏疆域图,原本振奋的神色微微一凝。
割地就是割肉,何况他江元龙就是执掌鸿关大营的副军首,但凡有一点希望,他也不愿放弃这里。
“个人前程是小,江夏利益是大,七镇要是真这么不要脸,老子也只能听镇首大人的命令行事了。”
摩敖九镇,施行的制度基本都差不多,领主之下,都是军首统军,镇首领政,江夏也不例外。
江元龙的职位是副军首,按说是要听军首夏侯章的命令行事,但由于近期夏侯章在镇城疗伤,所以军队都暂由镇首江心凡代管,所以此刻才会是镇首传信。
“夏侯钦,你就留在鸿关大营疗伤,有镇首通牒,七镇援军最迟后天就到,到时你也跟着上阵杀敌!”
夏侯钦闻言脸上升起一抹感动,拱手对着江元龙俯身一拜,沉声道:“大人恩德,属下没齿不忘!”
金壁龙河两村在他手里一天不到就丢了,无论是何缘由,这个时候回到镇城他必然是要被论罪的,江元龙这摆明了就是给机会他戴罪立功的。
“鸿关不容有失,就算要丢,那也要是我江夏主动让给大觉寺的,他们既然能让掘地境日间作战,那就派探子在东段沿途盯紧,再有任何行军动向,立刻向我禀报,一日连下两村,这大觉寺好大的威风,我倒要看看,那帮光头比丘敢不敢继续来冲击鸿关,哼!”
“属下遵命!”
江元龙一声冷哼,下方众将领立刻齐声答应。
他们在听到江元龙最后那句话时,脸上非但没有半点惧怕的神情,反而各个都变得战意十足了起来。
夏侯钦似乎也想到了什么,颓丧的心情缓缓消散,攥紧双拳,瞳孔中也添上了几抹战意。
………………
摩敖历131年,十月十九,夜半时分
陲山镇北方边陲,与阳瞿镇接壤的区域,一支总计有1500多人的轻装队伍,由北向南一路疾驰而来。
他们速度飞快,片刻就掠过五六里雪原,从阳瞿进入了陲山境,明显全都是御寒级高手。
说轻装,是因为这一千五百多人虽然拿了兵器,但都只穿着便服,并未披甲,而且这些人泾渭分明的分成了五块,明显不是来自同一家的御寒级。
五拨人明显都正急着赶路,没什么人大声喧哗,只有队伍内部有少数几人在窃窃私语。
左侧那波居中的区域,一个面向憨厚的中年人。此刻就正在对着身旁一个三十左右的青年,低声开口:
“卢兄可能还不清楚,这江夏镇,是江氏与夏侯氏两家共治的,江夏的开镇领主是夏侯武,他死后第二任领主是其子夏侯鸣,六十多年前,为了开辟江夏镇的沿岸水域,夏侯鸣以身犯险,跟当时霸占那片水域的赤鲤怪交手,最后虽然成功重创且赶走了那头怪物,但他自己也中了对方的寒毒,差点身死。
夏侯鸣后面足足撑了十五年,一直到他儿子夏侯章突破显阳级,才将领主大位传给了江应龙,传出领主大位后,不到两三年,夏侯鸣就死了,至此江夏的领主大位就落到了江氏头上,不过夏侯章当了军首,夏侯氏在镇内地位依旧稳固,只是大不如前罢了。”
听到中年人这番话,卢阳眼中掠过一丝精芒,低声询问道:“照陈兄这么说,江夏内部其实不稳?”
陈一清听到这个猜测,顿时笑着道:“正常人听到这个,大概都会生出卢兄这样的想法,实则不然……”
他顿了顿,摇头继续道:“江夏镇起家,靠的就是江氏和夏侯氏两家齐心协力,传闻多年前,首任领主夏侯武临死前,本来是想把领主之位传给江氏的,而且还主动承诺了,今后领主大位两家轮流当,是江氏主动推辞了,其子夏侯鸣这才顺利上位的。
卢兄可能以为,夏侯鸣最后撑那十五年,是怕自己儿子夏侯章没突破到显阳级,会遭到江氏的清洗,其实并非如此,他儿子夏侯章就是江应龙的唯一弟子,甚至夏侯章能突破到显阳级,就是因为江应龙拼死去摩敖山采了五颗天阳果,这样的关系,夏侯鸣怎么可能会担心江氏清洗他们夏侯氏?
摩敖九镇中,两家乃至三家共治的镇其实不少,如阳瞿、陲山、龙谷、武川四家都是这样,但能做到如江氏和夏侯氏这么团结的,基本还没有。”
何止九镇没有,估计放在其他营地也极其罕见了。
卢阳点了点头,想着对江夏的了解又加深了几分,脸上不由露出一丝笑容,对着陈一清拱手笑道:“陈兄是东川辖区的人,想不到对江夏情况如此了解,多谢陈兄指点,卢某今日受教了!”
“陈某向来爱打听罢了,卢兄客气。”
卢阳没有继续说话,而是转头看向最前排,北朔此行领头的两人,眸光微微一闪。
原本这次行程,跟他猜测的差不多,十六号夜间,他带着东岭31个御寒级跟450个掘地境抵达了北朔,跟北朔此次从各村抽调的全部人手,汇合到了一起。
人数跟他之前猜测的也大差不差,北朔七个辖区,共计抽调了御寒级362人,掘地境18000多人,此次北朔援军的正副统领,分别是监察院副院首黄天行和院正顾天雄,也就是此刻北朔队伍领头的两人。
援军在北朔镇休整了一个白天,十七号夜间出发,按他先前的估计,最少也要二十四二十五号才到。
可情况在昨夜,也就是十八号的夜间发生了变化。
昨日夜间,北朔镇突然有人从后面追上行军队伍,找黄天行和顾天雄两人说了些什么,然后两人就把他们这362个御寒级全都召集到了一起,脱离大军,全速朝着江夏赶过来了。
沿途他们还相继追上了武川、金山、龙谷、阳瞿四家的御寒级队伍,这才有此刻五波人同时赶路的场景。
所有御寒级提前行军,不用猜也知道,肯定是江夏战事出了什么重大变化,等不及了,所以各镇才给自家队伍传信,让御寒级提前出发的。
可卢阳目前知道的也就这么多了,他环顾其余四支御寒级队伍,目光着重看向每个队伍的领头者。
其余四家领头的跟北朔镇一样,都是监察院副院首。
金山镇领头的叫上官炎,手持一柄墨色大刀,年纪看着有八十多,是队伍里年龄最大的;武川镇的叫秦元海,四十多岁,身材高挑,身负一根丈许长棍;龙谷镇那个叫龙文定,年纪比自己大不了几岁,资质应该很高,兵器是长剑;最后那个阳瞿的则叫曹天允,也是四十来岁,背着一柄银色八面锤,体态最是魁梧。
同在北朔镇,虽未交过手,但顾天雄的实力,卢阳是有所耳闻的,大概是三十多鬃,黄天行地位凌驾于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