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ap.4xiaoshuo.org
第388章 天下岂能没有反贼?军汉当真不会哗变? (第1/3页)
襄阳城内,苏武送走了种师中,送走了所有西军。
然后看着王黼送来的天子亲笔的《罪己诏》,看了一会儿,先不表态,先去看王黼表情。
只看王黼一脸紧张带着期待,苏武才开口:“官家心中有怨气啊……”
王黼便是一惊,这也看得出来?这是什么神乎其技?
便也连忙去看了看天子手书之大纸,只管夸:“大王圣明,竟是能在字里行间的迹象中看出天子心境,下官佩服!只是而今,官家怕也只能写得如此了,便是他再如何,也不可能是喜气洋洋的模样……此笔画之间,已然是登峰造极!”
“哦?是吗?已然登峰造极?某觉得……还是差了一点神韵……”苏武如此一语。
王黼大急:“大王,那是否要让官家重新写过?”
苏武好似犹豫一二,却摆摆手:“罢了,事情急,等不得来来去去了……就这般,速速往全国去发……”
王黼心头一松,便是这位大王,造诣好生了得,难怪昔日里会被天子引为知己!
好在,这一次办差,并未有丝毫懈怠敷衍之心,已然是使尽浑身解数了……
苏武其实也是刚刚学会了一件事,从今往后,喜好之间,满意与不满意之间,定然不能直接表露。
此……帝王心术也!
万万不能让任何人随意猜得透他之内心。
不免也想起了吴用,吴用这厮,这些日子过来,那真是越来越会猜了……
一个能被人轻易猜透内心的上位者,那就一定会被人针对性的对付对待……
就好比赵佶!
得长进!
喜怒不形于色,贵人语迟,祖宗之语,都在说这个道理,从来不假!
乃至往后,哪怕自己要做什么,那也一定是同意了别人,而不是自己起的心念……
如此,便是不偏不倚的人设。
苏武慢慢想着,便也一口气叹去,也不知为何,苏武如今,叹气是越来越多了……
西军回去了,接着苏武也要带着天子回京去……
大军大多可走,却还要留万余人在此,秦桧要留在这里。
苏武不想用土地改革这个词,多少有些不符合。
但苏武要做的事,还是这件事,荆湖这一遭,至少要把大户人家手中百分之七八十的土地弄到手来,谁让他们跟着天子一起犯罪的?
秦桧,有一个很标准的角色定位,古往今来,从来不缺这种角色。
便是酷吏,秦皇汉武,乃至连武则天,很多人都喜欢用酷吏。
最后事情差不多了,再把酷吏……杀之,以谢天下!
这套路,早已再成熟不过。
昔日在燕京,苏武就组建了一个管理手中产业的衙门。
此番到京中,更要把这个衙门做大做强……
照着学,弄一个国产司,便在三司之下,或者与三司并列!
还有一个词,虽然也不完全贴切,但此时此刻是很对的,国家资本主义!
苏武心中在谋划着这个国家该怎么往前走……
怎么走才不会出大问题……
田地,其实就是束缚劳动力的东西,因为最底层的百姓,用尽了浑身所有的力气,才能勉强在地主的剥削下活着……
而地主得到的那些剩余价值,并不会反哺底层百姓,甚至也不会反哺国家……
所以,一旦底层大多数百姓,租种的是国家的土地,只要国家田地的赋税不高,那么就能节省出不少的劳动力去干别的……
国家得到了足够的税收,还能让多余出来的劳动力做别的事情,生产别的物资,就会是一切大繁荣的景象……
而且国家还能再用得到的赋税,也就是土地上得来的劳动剩余,再去投资新的事情,那更是正向循环……
苏武深刻明白这个底层逻辑。
所以,眼前要解决一件大事,这件大事解决了,才能把这个逻辑真正执行下去。
不免就是这个国家的执行力,说的就是官吏系统,也是苏武对官吏系统的掌控。
苏武慢慢思索着,思路也就越发清晰了,整治吏治,便是重中之重。
一手弄土地,一手弄吏治。
但这个国家的系统早已烂如泥……
如何着手?
说不了太大的理念信念之高度,也说不了什么主义不主义的,那些都是往后之事。
眼前,能用的,还是要从老祖宗那里学,上手段,上各种手段……
水不可能真正完全清澈,但只要让水的清澈水平达到了一定的标准,行政的效力就能得到一定的保证保障。
来狠的!
为了确保这些事能推行,苏武还要做一件事,那就是军队建设,军队建设好了,一切稳定的基石才能有基本的保障!
至于行政体系上的事情,其实不必改,最多加一道,让皇权下到乡。
换句话说,中国的行政体系,已然是最先进了,这一套文官系统,在后世西方,要到十九世纪才真正学会。
所谓三省六部二府三司,台谏两院,下面道路府州县乡,其实行政的本质核心,一直就是最先进的……
古今中外,皆是如此,只是后来越来越细致而已。
先弄军队,苏武理清楚头绪了……
军队,不外乎讲武学堂,都头以上职位,都要入讲武学堂,这是基本原则,事急情急之下,可以慢慢来,但这个原则,不论怎么样,都不能改。
讲武学堂可以多立几个,燕云一个,京东一个,汴京一个,京兆府长安一个,荆湖与蜀地共一个,然后……广州一个。
这些都是基础,真正核心,是怎么设置讲武学堂的课程,作战课程是其一,这一方面,可以由诸多经验十足的将领来设计。
政治上的,思想上的,整套系统,苏武得自己来操刀。
回京的路上,苏武不骑马,一直坐在车里,笔墨不断,删删改改。
首先,要设定一个极大的基础认同,这是最重要的。
民族,国家,历史,文化。
你是谁,你从哪里来……
得往上捋,汉人是谁,这还好说,羌人是谁,东胡是谁,草原诸部是谁,云贵山民是谁,闽越土著是谁……
都要有出处,说白了,都得是一家人,好比说关外辽东,大小兴安岭,长白山,都是谁?
商人后裔,是被周人赶到那里去的商人后裔……
周人与商人是什么关系?其实就是同族,他们会在一起祭祀,周人伐商,就一个理由,最后的商人践踏了祭祀制度……
这些,历史可考,得专门找人来把这套经辩好,体系下来,都要一脉承接。
草原诸部是谁?东胡算东胡,不是东胡往上去数,突厥也好,匈奴也罢,匈奴最好说,不免也是炎黄子孙,更还可算是汉朝同族,亦或者还有不少,就是汉朝后裔……
云贵与闽越,远可说蚩尤,近可说秦汉赵佗……
然后再说历史诸般沿革……
这一套,都得引经据典,编写好……
若是其中有些资料与其不太……那就以后不能再有这种资料了。
这件事谁来领头做?
苏武想了好几个人选,甚至连王黼都想到了……
却还是觉得不太合适,最后想来想去,李纲领头来做。
这很重要,这套东西编好了,不仅是讲武学堂要用,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4xiaoshuo.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