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1章 海域格局,两强趋势 (第3/3页)
书”,拥有着随意重塑体系的能力。
所以,它有着三方势力中最强的成长潜力。
一支势力在面对新的挑战时,研究对手的体系,然后制定克制的方案需要消耗时间精力,乃至庞大的资源投入。
书言就不存在这方面的苦恼。
拥有灵感世界作为体系优化的渠道,书言的每天都能得到大量优化战争模式的灵感。
随时在领域内具现化测试、应用。
面对溟雾族的进犯,书言的压力也不算大。
主战场有飞升族顶在前面,书言要做的就是扩大溟雾族的战线,减缓飞升族的压力。
在此期间,书言的成长脚步再度加速。
祁胜观测到,书言的进步除了战争体系上的优化,还有小世界故事发行模式上的更新。
小世界读者的阅读、思考,等行为,都能让书言抽取到规则衍生的:阅力。
作品的知名度、讨论热度,这都是能为书言获取资源的渠道之一。
在这之前,书言依靠小世界里的说书人,等文化传播者作为故事传播的媒介。
近期为了让作品得到更好的传播,书言在不同的小世界里测试了新的传播渠道。
例如,一个叫瞬景的小世界里。
书言测试了一种“短视频结合故事”的模式。
这个世界的文字吸引力,远不如视频,尤其是碎片化的短视频。
书言在观测这个世界后,思考了一个问题。
是否能够结合这个小世界传播力度最强的短视频模式,来辅助故事的传播。
对此,书言进行了测试。
模式便是让那些被书言赋予“灵感”的生灵,制作一段段剪辑过的视频,搭配书言创作的故事,再配上简化的文案进行传播。
而短视频的具体内容,不需要复杂。
书言要的是观众沉浸于故事,而不是视频。
所以短视频的画面,普遍是以氛围型空镜为主,例如景色,或是其他不包含具体叙事的内容。
主要目的是将观众拉入故事所需的氛围里。
视频本身只是铺垫,真正的内容是书言提供的故事内容。
以字幕或画外音形式出现,吸引更多受众。
为了打造这套模式,书言控制了大量短视频的制作者,为它们提供故事灵感。
它们就和修仙世界里的说书人,在书言眼里的定位相同,却以另一种方式来为它产出阅力。
这套创新体系,在许多小世界里实施,带来的是书言阅力收益上的显著提升。
成长加快后,书言已经不满足于防守作战。
祁胜从书言架构的军团体系判断,接下来它的目标将围绕克制溟雾族展开。
至于飞升族。
在书言的战略棋盘上,飞升族的定位已然改变。
它们不再是书言眼里需要全力应对的对手。
而是一枚用于消耗和拖延溟雾族主力的棋子,也是一块即将被它踩在脚下,用以垫高自身位置的垫脚石。
它乐于见到飞升族在溟雾族的压力下苦苦支撑,因为这能为它争取到最关键的发展与布局时间。
此时的书言,全部的精力正专注于一件事:构筑一套能够彻底克制溟雾族战争体系的全新故事军团。
它要复现的,正是当年以弱胜强,将飞升族踩在脚下的壮举。
这也是书言一贯以来选择的道路。
它将强大的敌人视为磨刀石,试图以绝境压力淬炼自身。
优点是,每次战胜对手,都能获得跨越式的成长。
缺点是,稍有不慎,便会万劫不复。
但祁胜完全可以理解书言的内心所想。
书言的野心很大,它想要成为怪物世界的“天道”。
这就注定了它要面对的挑战,早已超越了生存。
在强族林立的怪物世界,无论选择何种道路,风险无处不在。
偏安一隅的保守,或许能换取一时的安稳,却必然会在某个无法预料的危机降临时,因实力不足而遭到无情吞噬。
降临战争的阴影高悬于所有势力的头顶,也包括书言。
所以书言选择了这条道路九死一生的道路,它将不可控的外部风险,转化为了可控的内部博弈。
与其被动等待未知灾难降临,不如主动选择已知的强敌作为对手,将生存的压力掌控在自己手中。
每一次与“磨刀石”的碰撞,虽然可能粉身碎骨,可只要成功,带来的将是跨越式成长。
还能在战争的磨砺中,淬炼出的专门服务于战争的强大力量。
这也是祁胜较为关注书言的原因。
它和极乐之主在某些方面十分相似。
一个以生存为主,创新为辅,牺牲了发展效率,但规避了风险。
一个以发展为主,创新为辅,承担起发展风险,却也拥有了更快的成长速度。
二者都是以创新作为成长导向,在创新中找到新的战力爆发点,但走的却是截然不同的两条发展路径。
接下来,苍星海域的格局将迎来一轮洗牌。
可以预见的是,飞升族即将成为过去式,存在于老玩家的回忆里。
往后的萌新玩家,只能在荣耀史册里看到飞升族的相关记录。
各方面的落后,注定了飞升族会被淘汰出局,且这个时间已经不远了。
接下来将会是书言与溟雾族之间的两强战争。
溟雾族胜在当下,底蕴深厚。
书言强在未来,变数无穷。
这场冲突的结局,暂时难以预料。
祁胜较为期待的是,书言能否在高压绝境下,再次完成逆风翻盘。
正在完善的新军团体系,又能否在战争层面对溟雾族形成体系上的绝对优势,助力“以弱胜强”的局势形成。
这个问题,时间会给出答案。
祁胜在详细统计了苍星海域与飞升海域的情报信息后,视线跳转至“幻花平原”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