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459章 荣誉大明人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页 回目录
    第459章 荣誉大明人 (第2/3页)

    对于其他异族,李明也都是用“融合”这种方法,使之彻底丧失独立民族性,逐渐成为华夏的一份子。

    突厥、鲜卑、扶余、靺鞨……每个民族都是平等的,都可以获得和汉人一模一样的待遇——

    大家都变成汉人了,可不就没有歧视和分裂了吗?

    毕竟神皇陛下也不是什么感情泛滥的圣母,对异族的警惕性一直很高。

    人人平等的心思没有,但是接着人人平等的名头搞慢性种族灭绝的心思是有的,而且很大。

    倭人固然讨厌。

    不过在斩首了暴走的天皇及其高层以后。

    其平民仍然不失为温驯的模范臣民,可以很容易地纳入统治的。

    这个从众的农耕民族,甚至可能比突厥之类的游牧民族更服管教。

    前提是,把他们运出养蛊的倭岛,分散在大陆的各处,让他们无法形成独立封闭的小圈子。

    在华夏文明强大的同化作用下,像羌人、羯人那样,消融在文明的洪流之中。

    “所以,对倭人的平民就按此法办理。”

    李明起身,背着手说道。

    房玄龄和长孙无忌立即认真地拿起纸笔,一字一句地记录下来。

    “平民装船,运回大明,均匀地在沿海各个港口卸货,在港区暂居。

    “同时,根据全国各道州县的人口密度分布,按相同比例将这些倭人发配至各个地方。”

    说的好像是货物一般。

    而两人也注意到,陛下没有使用诸如“尽量”、“最好”这类减轻程度的用词。

    言外之意就是,不论愿不愿意,只要是活着的倭人,就得被装运回大陆。

    而能够获准留在故土的,就只有死倭人了。

    长孙无忌问道:

    “要将他们打入贱籍,编入奴婢吗?”

    李明顿了顿,略一思考,摇头道:

    “不可。大明现在已经没有贱籍了,如果给倭人单列出来,岂不是给他们搞特殊化,变相加强了他们的民族性?

    “就让他们和其他大明子民一样,享有同等权利,履行同样的义务。

    “直到他们的民族特征被完全磨灭,彻底成为与汉民无异的哈民为止。”

    长孙无忌觉得很有道理,重重地点头。

    李明继续说道:

    “发配下乡的倭人,就地编入各个生产队进行耕种。

    “土地不够的,就让他们去开垦荒地,准许他们在自己开垦的荒地上耕种。

    “至于发配进城的倭人,由衙门先行安排紧缺的体力劳动。男倭从脚夫苦力做起,女倭从织布洒扫做起。有手艺的,也可以进厂当工匠。

    “不限制职业,不限制通婚。这些倭人个体能发展到什么程度,全凭各自的造化和本事。

    “只要到最后,‘倭’这个概念作为一个整体消失,就行了。”

    不得不承认,这是极为聪明的统治策略。

    兵不血刃、悄无声息的,就让一个隐患的敌对民族消失了。

    不但不花钱,反而还能增加全社会的劳动力——

    在生产力底下的农业社会,还没有“生产过剩”这种奢侈的烦恼,劳动力一直都是宝贵的财富。

    把“别人”变成“自己人”,这才是顶级的治理蛮族之术啊。

    “陛下英明!”

    长孙无忌不禁赞叹,这次是发自内心的。

    房玄龄思索了一会儿,问:

    “职业出路没有限制,那么倭人也能当官吗?”

    这问题问得刁钻,让李明都噎住了。

    理论上,既然职业百无禁忌,那么倭人自然也是可以当公务员的。

    可是,那帮岛民能治理得好大陆吗?只怕比突厥、鲜卑这些蛮夷更差。

    毕竟游牧民族野是野了点,但好歹也是大陆的本地爷。

    “如果倭人之中,确实有能够通过考核的人才,那……也未尝不可……”

    李明嘴上虽然这么说,可是语气不是很确定。

    本来是来整治倭人的,结果却让倭人来我大明当官老爷了。

    这能忍?

    就算老百姓能忍,他李明的心里也膈应啊。

    “所以,还是得给他们这类人分一个三六九等,不能把所有职业都向他们放开了。

    “除了在衙门担任官职以外,一些体面的活计,譬如士兵、掌柜之类,也得对倭人限制。”

    房玄龄这么说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