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601章 总结、分功、画饼、现状、未来!(求订阅)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页 回目录
    第601章 总结、分功、画饼、现状、未来!(求订阅) (第2/3页)

们的感受,应该也是最深刻的,你先来说说看。”

    丁伟没想到。

    楚云飞会第一个点他的名。

    他愣了一下,随即站起身。

    那张总是带着几分儒雅和忧郁的脸上,露出了凝重的神色:“报告楚长官。”

    他的声音,洪亮而清晰,“正如您所言,我们,确实发现了一些以前从未遇到过的新问题。”

    “讲实话,我们八路军部队很少和这样成建制的、又是满编的王牌鬼子主力部队交手。”

    “过去几年的时间里面,我们面对的,大多是二线的守备旅团,甚至是伪军,他们的战斗力比之日军主力师团,差距很大很大。”

    “而这一次,我们发现,对面的小鬼子,似乎跟以前交战的对手不一样。”

    丁伟顿了顿,说出了自己的观察:“这些小鬼子的枪,威力比以前大了许多!”

    “以前,我们和鬼子对射,都知道,他们的三八式步枪,在两百米左右的距离上,穿透性很强,但停止作用不足。”

    “子弹打在身上,往往就是钻一个小眼,只要不打中要害,弟兄们裹上纱布,还能继续战斗,我军素来就有轻伤不下火线的优良传统。”

    “但是这一次。”

    丁伟的声音,变得沉重起来:“我们发现,被小鬼子打中之后,弟兄们的伤情比以前要严重得多!”

    “子弹打进去,就是一个大窟窿!”

    “甚至打中肩膀之后,不是当场牺牲,就是重伤。”

    “打中大腿亦或者是手臂,处理不及时的情况下不是危及生命,就是需要截肢!”

    “我们根据战场情况以及缴获来进行判断,小鬼子,似乎正在进行全面的武器装备换装升级。”

    丁伟的话,引起了在场不少一线指挥官的共鸣。

    他们纷纷点头,表示自己也发现了类似的情况。

    “没错,小鬼子的机枪也比之前厉害许多,下面的人缴获了一些,我也看了,和捷克式机枪很像,但又解决了他们歪把子机枪的痛点,口径和此前了解到的九六式机枪又稍有不同。”

    楚云飞静静地听着,脸上,却没有丝毫的意外。

    他点了点头,示意丁伟坐下。

    然后,楚云飞亲自为在场的这些,还处在“经验主义”阶段的将领们,上了一堂生动的武器科普课。

    “你们说的其实都没错。”

    楚云飞看着众人:“日本人,确实,正在进行全面的换装,你们所说的栓动式步枪名称为九九式步枪。”

    “早在诺门坎战役时,日本人就已经意识到了他们装备的三八式六点五毫米口径步枪,存在着威力严重不足的缺点。”

    “因此,他们以三八式步枪为基础,研发了这款,使用7.7毫米口径步枪弹的,全新制式步枪。”

    楚云飞看着在场众人那副求知若渴的模样,详细地介绍起来。

    “九九式步枪,根据我们目前掌握的情报,主要有四种型号。”

    “第一种,是大量列装的短步枪,也就是我们在一线,最常遇到的。”

    “其性能,可以说,是三八式步枪的全面升级版。”

    “精度不差,威力更大。”

    “第二种,是少量生产的长步枪。”

    “性能与短步枪相差无几,主要是为了满足一些对射程有特殊需求的部队。”

    “第三种,比较特殊,叫做二式伞兵步枪。”

    “根据美国方面提供的情报,这是日本人为了他们那支刚刚组建不久的伞兵部队,特意研发的。

    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可以快速拆卸,便于伞兵携带。另外,它还配备了一种全新的、可拆卸的二式刺刀。”

    “最后一种,是九九式狙击枪。”

    “性能优异,对我军的基层指挥官和机枪手,威胁极大。”

    楚云飞一番详细的介绍,听得在场的将领们是连连点头。

    他们或多或少了解了一些日军的武器更换情况。

    但是像楚云飞这样了解详细的,少之又少。

    “除此之外。”

    楚云飞继续说道:“根据前线部队的报告,日军似乎还装备了一种可以在步枪上,发射榴弹的特殊设备,不知道你们有没有接到相应的报告和说辞。”

    “是的!确有此事!”

    陈泽军当即举手示意,而后站起身补充道:“我们师,就缴获了几个这种东西。”

    “但弟兄们都不知道这是什么,也不敢乱用。”

    楚云飞点了点头:“那种东西,叫做枪榴弹发射器。”

    “根据我们军训部技术研究司掌握的情报,这种枪榴弹发射器,是由日本名古屋兵工厂的千种制造所,在近期刚刚研发并小批量生产的。”

    “但是。”

    楚云飞话锋一转,给出了自己的判断:“诸位,不必对此物,太过担心。”

    “因为,掷弹筒的功能,与枪榴弹发射器的功能,几乎是完全重迭的。”

    “考虑到生产成本和装备体系的兼容性,我判断,日军方面并不会大规模地,生产和列装这种武器。”

    “这种武器确实比掷弹筒还要方便.尤其是在携带上面,掷弹筒的重量即便做的再轻便,也比不过榴弹发射器的重量。”

    楚云飞缓缓点头:“不错,但不要忘记,日本是一个极其缺少资源的国家,随着山西地区的光复,日军缺少了一个大量的煤铁生产基地,只能够依托东北、朝鲜半岛等地的煤铁矿资源进行相应的武器生产。”

    “截止到目前为止,华北联合指挥部已经接到数次报告,日军作战部队机枪火力远不如前。

    根据相应的情报和研究判断,因为其本土资源匮乏,工业产能不足。

    所以,他们在机枪的产能上,一直存在着巨大的短板。

    一个标准的日军步兵联队,按照编制,应该装备八十一挺轻机枪。

    但实际上,以日军当下的产能,几乎不可能满足这个需求。

    所以,他们才会另辟蹊径,大量地,加强‘掷弹筒’部队的编制。

    用这种生产成本只有机枪三分之一的廉价武器,来弥补他们班组支援火力的不足。

    甚至一些部队采用的是枪榴弹部队、掷弹筒部队、以及机枪不对混编的支援小队。

    这也导致,我们经常会发现,一些日军的混成旅团,甚至是治安师团其部队里的机枪数量,会少得可怜。

    但他们的掷弹筒数量却很多,打的准,打的狠,炮火很强的假象。”

    “说完了敌人,我们,再来说说自己。”

    楚云飞的声音,将所有人的注意力都拉了回来。

    他的脸上,露出了一种充满了自信和骄傲的笑容:“我知道,大家都很关心我们华北自己的产能究竟如何,我们的武器到底够不够硬。”

    楚云飞走到巨大的地图旁,示意一名参谋将另一幅描绘着山西工业布局的地图,挂了上去。

    “今天,我就给大家,交个底。”

    楚云飞用指挥棒,依次点过了地图上的三个核心区域。

    “长治兵工厂,军政部正式序列番号是第八十八兵工厂,经过近几年的扩建和技术改造。

    目前,已成为我们华北最大的掷弹筒、迫击炮生产基地。

    月产民二四式掷弹筒九百门。

    八二迫击炮一百四十们,另外还产晋造新式冲锋枪蜂鸟四百挺。”

    “此前,晋造汤姆逊冲锋枪已经全部停产,相应产线升级和适当性的飞起之后,在苏联专家的帮助下,我们已经成功进行了相应的改造,目前产量趋于稳定,并尝试制作加兰德半自动步枪。

    当然了,诸位也都清楚,太原兵工厂此前的生产设备进行了相应的疏散工作。

    其主体是位于陕西以及晋东南的西北制造总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