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章 纲常 (第2/3页)
治理,而是——回归原位。
他们认为,天地生人,各安其分。
纤夫,就该去做纤夫的事情。这是“子承父业”的正理,是经典大义,是圣人垂训,是万世不易的法则。他们承诺,会保证所有纤夫都得到“应有”的待遇,不会再出现以往那种过度的压迫和盘剥。在他们看来,这便是“仁政”,这便是秩序。
他们说:“天地生人,一人当有一人之业;人活在世,一日当尽一日之勤。”
“尔等祖辈便是纤夫,子承父业,乃是正理,此乃经典之大义,圣人之明制,垂训将来,为万世不易之式者也!”
“安心做你们的纤夫,我等自会保证尔等享有纤夫该有的日子,绝不会再如以往般受世家压迫。”
“社稷所重,莫如纲常。纲常不顾,何社稷之能安?人人安守其位,天下自然太平!”
每个人都安守自己的位置,各司其职,天下自然太平。让纤夫回去拉纤,让匠人回去做工,让农夫回去种田,让士人回去读书做官……一切回归“正轨”,便是他们理解的“整顿”与“秩序”。
甚至,为了维持这种他们心目中的“稳定”,他们开始扶持那些被高见打压下去的、原本沧州的旧世家,试图让他们回到原有的位置上,因为在他们看来,世家治理地方,也是“纲常”的一部分。
这番言论和做法,彻底激怒了李俊和他身边那些渴望改变命运的兄弟们!
他们豁出性命去拼杀、去斗争,好不容易才从泥潭里挣扎出来,看到一丝挣脱命运枷锁的曙光,现在却被告知:你们做得很好,但现在请回到泥潭里去,我们会给你们一个干净点的泥潭?
之前是纤夫,这辈子就活该当纤夫?不能改命,那之前的奋斗和牺牲又算什么?巨大的屈辱感和愤怒几乎将李俊吞噬。
他自然不从,试图争辩,试图反抗。但在李驺方那些代表“朝廷法度”和“纲常秩序”的官员看来,这就是不识抬举,是刁民作乱。
温和的劝说很快变成了冰冷的打压。
于是,李俊开始了他的亡命生涯。
他经历了无数次精心策划的刺杀,在刀光剑影中狼狈逃窜,与死亡擦肩而过是家常便饭。他不得不在沧州各大势力的夹缝中求存,利用自己对人心的把握和对沧州地下规则的熟悉,像一个最高明的赌徒,押上自己所有的筹码,在倾轧中艰难斡旋,寻找那一线渺茫的生机。
最危险的一次,他被逼得逃出了沧州边境,进入了那片传说中天地已然“死寂”、环境恶劣、且有塞外胡人活动的荒芜之地。
在那里,他九死一生,几乎葬身风沙或胡人刀下。但也正是在那片绝望的土地上,他遇到了改变他命运的第一个契机——他结识了那头后来被他称为“瑞瑞”的麒麟瑞兽。
带着麒麟瑞兽的力量和一丝希望,他偷偷潜回沧州,试图反击。
然而,李驺方势力的打压远超想象,他再次遭遇重创,在一次围剿中身受重伤,坠入了波涛汹涌的白山江。
本以为必死无疑,却被暗流卷入江底一处极其隐秘、散发着古老气息的诡异所在。那里似乎是昔日白山江蛟龙一族某个被遗忘的孵化巢穴或是祭祀之地。在那里,他发现了一枚即将枯萎的蛟龙卵,旁边还残留着浓郁的真龙气息和三代水运的精华。
或许是命运的巧合,或许是麒麟瑞兽的引导,重伤的李俊无意间触碰了那枚蛟卵,其体内蕴含的、与麒麟相处后沾染的一丝祥和瑞气,以及他自身那股不屈的顽强生命力,竟意外激活了蛟卵中那本就源于水脉灵气、渴望生机滋养的微弱意识。
蛟卵孵化,一条天生对剑气有着极强抗性、灵智初开的幼蛟诞生,并本能地将李俊视为了最亲近的存在。
李俊借助巢穴中残留的水运精华疗伤,修为竟在绝境中突破至五境,而那幼蛟也在疯狂吸收着周围的力量,飞速成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