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5章 仁至义尽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页 回目录
    第15章 仁至义尽 (第2/3页)

坛祭天、重约盟好,共同签署将牂牁、兴古二郡更换建宁、西陵二郡的文书。刘禅此举乃是为了安抚两万余吴兵和已入益州的数万民夫之心,当然也是给内部朝野及眼前的孙登一个交代。

    同时,于祭天之时,刘禅、孙登二人还约为兄弟。生于建安十二年的刘禅年长两岁为兄,生于建安十四年的孙登为弟。汉、吴两国也自此约为兄弟之国。

    祭天之后,在诸葛亮的劝说之下,孙登给尚在秭归城的诸葛瑾写信告知汉、吴更换领土,再度缔约之事,并明令诸葛瑾要理解汉、吴更换领土之大局。

    而后几日,在诸葛亮的又一次劝说之下,孙登留下了一万军士协助征东将军魏延防守西陵,而后率余部西归。

    十一月二十四日,诸葛瑾在秭归谒见孙登。在亲眼确认孙登人身安全无虞,见到了孙登卸下危亡压力的轻松之态,确定孙登是自愿签署和将西陵交出之后。诸葛瑾以陛下无虞、不需自己再度辅佐、孙氏香火可存为由,表示自己年老体衰且心灰意冷,主动向孙登辞去身上的吴国大将军、太尉之职,去了吴国齐王之爵位,回归白身。

    孙登百般阻拦后无果,与诸葛瑾抱头而泣,而后分开。诸葛瑾以亲属之名随在蜀军诸葛亮行营之中,一同与诸葛亮回返成都。

    十二月二十日,在护军将军费祎与庲降都督马忠的共同护送下,孙登率领一万残部抵达牂牁郡平夷县,而后费祎与马忠二人即将各自领兵返还。没错,蜀汉就这样将牂牁郡和兴古郡完完全全的交给了孙登和他的部属,没有半分保留。

    平夷城外。

    “陛下,外臣二人就不进城了,此城就完完本本的交给陛下。”费祎站着拱手,而后说道:“既然到了牂牁郡,外臣二人还是有话想与陛下说的。”

    孙登也拱手应道:“一路上有劳费将军与马都督护送了,不知二位有何事欲说?”

    费祎目视马忠一眼,马忠率先说道:“陛下,朝廷既然以牂牁郡、兴古郡二郡交予陛下,此二郡地广千里,土地颇丰,足可以资陛下兴复吴国之业。外臣久在南中任职,对牂牁郡、兴古郡二郡还是有几分了解的。”

    “大汉历来务北而不务南,对于南中各郡来说,只求纲纪粗定,夷、汉粗安,不求如益州内地郡县一般精细治理。建兴三年丞相南征南中之时,外臣率军击败作乱的牂牁郡郡丞朱褒,而后就以此平夷城为庲降都督驻地。陛下来此后,外臣将以建宁郡之味县为新驻地,不与陛下相邻。而牂牁郡舆图陛下也看过了,眼下所在的平夷城就在牂牁郡西北边界,牂牁郡其余县城尽是本地大姓或者夷人所占,不归大汉朝廷管辖。”

    “多谢马都督告知。”孙登认真点头:“如今牂牁郡治理之事应当缓缓图之,不可操之过急,朕会小心妥当的。”

    孙登明白,马忠的意思是说牂牁郡名义上在汉室麾下,但实际上蜀汉朝廷并没有在此建立有效统治。就如同昔日吴国会稽郡、鄱阳郡、乃至交州的广大地域一般。

    费祎接话道:“这样最好。方才马都督说了许多,外臣也有两件事要与陛下说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