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收复失地 (第3/3页)
军刚被魏国击破大半,连步子山本人都生死未卜,魏国虎视眈眈,不应再有任何损耗了!”
刘禅也深吸了一口气,站起身来,腰杆挺得笔直,双手背在身后,缓缓说道:“朕只问相父,若能吞灭这支吴军,由大汉指挥,对大汉是利是弊?”
诸葛亮抿了抿嘴,闭口不言。
就在此时,一旁坐着的尚书令蒋琬起身出声作答:
“陛下,臣以为是利非弊!”
诸葛亮面色不动,心中却暗暗涌起了波浪。蒋公琰身为尚书令,如今竟与陛下同一调门,想来是应在白水时、或者此前在成都之时就彻底与陛下站在了同一阵线上。
虽说心底有一丝微微的不习惯,但诸葛亮明镜般的内心明白,这真谈不上什么背叛或者站队,只是路线不同罢了……蒋公琰此前就常常担忧北伐耗费甚巨而少有收获,与陛下的想法趋同,属于那种支持北伐但保留意见的臣子。
只是心底还是有着些许的失落。
刘禅丝毫不停,竟伸手指了指魏延,开口问道:“昔日先帝将魏将军简拔于草莽之间,数十年间,魏将军战功卓著,实为汉室栋梁。朕想问一问魏将军,若是由魏将军来守西陵,能否比孙登守的更好?”
身为统兵大将,魏延虽然性情有些偏执,但这等场合下如何能看不出分寸来?
魏延此前在西陵时也暗自揣摩过,丞相是不是因为其兄长诸葛瑾的缘故对吴国过于优容了,但大局始终是魏国压着汉、吴两国,丞相的处置也没有半点失当之处,故而魏延也没有再进一步的想法。
眼下陛下与丞相分歧甚大,蒋公琰明确站队陛下,他又当如何抉择?方才陛下言语中曾提到先帝简拔之恩……
魏延原以为诸葛亮会开口说些什么,但等了几瞬都没等到诸葛亮的半点声音,魏延无奈,只好起身拱手:
“禀陛下,臣定会比孙登守得更好。”
诸葛亮并非没有想法。
但这种天子与丞相意见分歧的场合,尚书令已经明摆着支持陛下,陛下又在问魏延这个统兵大将。魏延是汉室的征东将军,若诸葛亮在这个时候要给魏延半点暗示的话……
这不是诸葛孔明能做出来的事情。
这是令汉帝如芒在背的霍光才能做出的事。
刘禅听到魏延的答案,略带满意的点了点头,随即又开口向诸葛亮问道:
“相父,昔日先帝率大军征伐吴国而败绩于夷陵,夷陵本为汉土,却被吴国改为了西陵。如今吴国不能防守西陵,相父能不能帮一帮朕取了此地,诸葛子瑜、孙登二人皆可由朕封王优待。”
“如若取了夷陵,也可告慰先帝在天之灵!”
见刘禅把先帝刘备都搬出来了,诸葛亮只觉一阵无力。刘禅是君,刘备是先君,他是臣子,君王连这种话都说出来了,还能如何?
更何况,残余的吴国也不是不能取,大汉是真有法理可依的……汉吴之间的龃龉也不少见……
诸葛亮沉默许久,躬身一礼:“臣愿为陛下前驱,收复失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