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百三十一章天下归一尽在今岁(4k)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页 回目录
    第三百三十一章天下归一尽在今岁(4k) (第2/3页)

”杜畿应道。

    依照设计三等九级户差制之初,因担心向大户征收太多赋税而引起反抗。故张虞采纳贾诩的计策,用温水煮青蛙的方式,以便让大户缴纳更多户赋。而想让大户不敢对抗朝廷,关键在于是否拆除坞堡。

    凡得国正者的王朝,无不核查田亩,并检索人口。但闹出比较大的风波,大体唯刘秀的度田事件。刘秀度田引起的叛乱,在他强硬的手段下虽说被镇压,但深究为何贼乱会扩大,或许与大族自恃坞堡有关。

    后续隋唐开国皇帝,无不在天下初安之时,便下诏拆除坞堡,后续大索貌阅,推行输籍法。而朱元璋更为激进些,让兵卒上门核验,用朱元璋的话说,点户比勘合,比着的便是好百姓,比不着的便来做军。

    不管张虞后续采用哪种方案,今下都必须让豪强、大族拆除坞堡,以便朝廷加强对地方大族的控制。

    张虞环顾众人,问道:“今下可另有要事上报?”

    “陛下,事关南征之事,臣尚有疑虑!”田丰持笏板出列,说道。

    “卿有何疑虑,但说无妨!”张虞说道。

    “禀陛下,自去岁我军袭扰东南以来,南人不敢卸甲,舟舸兵马齐备,兵民为之疲惫。然虽说如此,是役南征不宜急促,丰以为主力大军宜为后动。”田丰面露忧色,说道:“可令偏军先行用兵,暗观曹操兵马动向。”

    “卿出此言何意?”张虞眉毛微皱,问道。

    相比袁绍的独断专行,张虞对谋士意见多会听取。尤其在南征事宜上,张虞基本放手让枢密院自行筹画,最多是过问用兵事宜,及相关战略思路。

    田丰先瞄了眼荀攸、贾诩二人,说道:“以仆之见,曹操或许不会受我军调度迷惑,将兵马屯于淮南,而是恐会布于荆州,以保荆楚安宁。”

    “卿能否细言?”

    闻言,张虞若有所思,坐直身子,问道。

    田丰大胆直言道:“臣与贾君见解有所出入,贾君欲布重兵于淮南,以诱曹操率兵迎击。而令文远将军率兵横击荆楚,夺取东南上游,顺流夺取金陵。然贾君能知荆州之重,曹操岂会不知?”

    “如实而言,淮南水网密集,邗沟风大冬季结冰。曹操弃守淮南,我军兵入淮南,然舟舸不能越巢湖、邗沟,步马望江而叹,又有何用?”

    “而荆州江水不同,冬季无结冰之患,舟舸如能顺江破敌。兵马渡江,则无敌于南楚诸郡。曹操久居东南,岂会不知荆州之重?”

    田丰说道:“故丰以为曹操必先守荆州,退我荆益水师,再回援淮南,解除兵患。以此观之,陛下欲灭东南,或需深思方略。”

    田丰与贾诩、荀攸等枢密院谋士都知道荆州的重要性,因此贾诩、荀攸在淮南布置徐晃、郦嵩二军,兵马数目高达十五万,希望曹操会因两军人多势众而率兵马与他们陆战。

    然田丰则是认为,既然大家都知道荆州重要,曹操怎么可能不守上游的荆楚?

    至于淮南,田丰列举淮南道理气候,讲述了淮南重要性次于荆州,即便席卷了淮南,最终也会因无舟舸渡江,最终被曹军阻击于江北。

    张虞看向贾诩、荀攸二人,问道:“二君有何不同见解?”

    荀攸迟疑了下,说道:“邗沟结冰之事,攸有所耳闻。但让兵民凿冰,应能疏通河道。”

    “邗沟与河北水道不同,邗沟修于春秋,夫差将淮东诸湖贯通,以便吴国兵马直入淮水。邗沟水道复杂,夏冬大风,江水枯竭,彼时舟舸必因河道冻结而停滞莫能进退。”

    田丰说道:“仆去岁深查淮南气候,知淮南地理水情复杂,我军兵马难骤下淮南,并通引舟舸入江。”

    贾诩趋步出列,拱手道:“诩未能深察淮南地理、水情,以为南土炎热,江汉水流不绝,邗沟便常年可通。如邗沟结冰不通,淮水舟船难入长江,必会耽搁军情。”

    张虞捋着八字胡,在脑海中寻找历史上相关战事,看能否印证田丰说辞。

    曹丕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