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百一十四章倒计时!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页 回目录
    第三百一十四章倒计时! (第2/3页)

家崔寔,其出生于幽州名门,然因父亲病逝之故,却变卖田灾为其送殡,导致崔寔返贫,不得已以贩酒为生,勉强接济家用。若非凭过人的学识,崔寔怕不是难以翻身。

    即便当上了官,崔寔却也因涉及政治斗争,病逝时家徒四壁,无丧葬费用,得亏光禄勋杨赐、太仆袁逢及段颎出钱,才得以安葬。

    可以说崔寔一生艰难,始终被钱财所困。若父亲去世时,崔寔没有变卖家资安葬,或许崔寔生活不会那么艰难。而因饱受婚姻殡葬奢靡之苦,崔寔方才在其《政论》中提倡节俭,禁止奢侈。

    当然了,崔寔穷不代表崔氏穷,他族兄崔烈家资富实,花了五百万钱买司徒,故可见崔寔父辈时的富庶。

    “杜令君所言不无道理!”

    钟繇说道:“昔颍川富实,时俗奢侈,货殖之家,侯服玉食,婚姻葬送,倾家竭产。今天下凋敝,陛下当禁厚葬,以蓄民力,弘扬节俭风俗!”

    张虞沉吟少许,说道:“奢靡之风不得兴,今既下诏户有分差,殡葬费用当有分差,以为律法。如有违者,迁实河西。至于其标准,可由二卿与诸君商议。”

    “诺!”

    “陛下英明!”

    户籍有了区别,那么最好便依照户级而限定消费。大户人家若逃避税收,等家主去世时,以下户人家标准送殡岂不可笑!

    如果有人想以高标准送葬而提高户级,张虞举双手双脚赞同,毕竟有人愿意接受倾家荡产,张虞可拦不住。

    毕竟张虞下诏的目的,不指望国家律法真能禁止百姓奢侈丧葬,而是给有想法的百姓一个借口,让他们能有理由拒绝倾家荡产的殡葬费。人总是为自己考虑,大部分人若非被社会风气所逼,大概率很难倾家荡产为先人送殡。

    若将以上视作户级制的好处,但其弊端却不能忽略。户凡有了差别,那么便会涉及到交友与婚姻上,人人接触怕不是会先了解对方门户。

    故终张唐一朝的嫁娶注定森严,上户之家不与中户子弟联姻,下户子弟只能娶与之相等或稍差的女子。因财产不同而产生的分化,会在张唐一朝展现的淋漓尽致。

    纵观户级制的利弊,只能说想享受少交钱的优渥,注定要承受身份上的歧视。毕竟甘蔗哪有两头甜的道理,世间之物有得必有失。

    安排好其余的行政之事,荀攸经通禀求见张虞,并手中奉有奏疏上呈。

    “卿前来不知所为何事?”及钟繇、杜畿等人退下,张虞问道。

    “禀陛下,捷报初至尚书台!”荀攸笑道:“事关夷陵、鱼复等城。!”

    “哦?”

    张虞饶有兴趣,问道:“可是关羽应命夺下鱼复!”

    “正是!”

    荀攸欣喜笑道:“关羽胆气超群,与其子逆江上谒吴巨。以叙旧之名,与吴巨会于宴上。关羽于宴上挟持吴巨,其部下猝不及防,碍于关羽武力,皆不敢上前。”

    “关羽持吴巨乘舟离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