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廉政巡察(3) (第2/3页)
事,而非像那些废物宗藩那样,除了吃喝玩乐,再没有别的了。
楚徽的目光中透着几分冷峻。
自家皇兄把台子都搭好了,临阵退缩,这可不是他的性格。
他要叫所有人知道,在楚氏宗亲之中,是有能扛起重担的,是有敢跟与蝇营狗苟之辈死磕到底的。
‘太像了。’
见楚徽这变化,刘谌心中很是不平,有这样一位跟今上很像的主在朝中,那今后的朝堂也好,地方也罢,肯定要比太祖朝,太宗朝,宣宗朝要精彩太多了。
只是这份心思,刘谌并未显露出来。
刘谌知道在很早的时候,今上心中对朝堂,对地方,就有了对应的考虑,重用他们这些皇亲国戚,看似是违背了太祖意志,可实际上却又起到了另一种微妙平衡,尤其是压制那些世家门阀的势力。
想着,想着,刘谌不敢深思下去了。
因为他想到了一点,如果有朝一日,在面对一些事时,他们会有所顾虑时,那么在朝掌权的宗藩,甚至是天子一手提拔起的帝党,就会把对应的事情给做起来。
这就是帝王心术啊!!
……
“臣有罪,请陛下严惩!!”
大兴殿内。
臧浩跪倒在地上,双手按着金砖,语气带有一丝不甘,“是臣没有……”
“起来吧。”
不等臧浩把话讲完,拿着奏疏御览的楚凌,出言打断了臧浩,“隐秘战线的进取,真要这样简单的话,那事儿都好解决了。”
“通过先前纷杂的局势,锦衣卫这边能探查到慕容天香真的渗透进来了,并且是用了伪装的身份,这就不算一无所获。”
“至少除了出于国事,秘密随团前来大虞的慕容天香,锦衣卫又知晓了其另一面,这同时对锦衣卫也敲响了警钟。”
“陛下说的是。”
起身的臧浩,面露羞愧的低首道。
“事出来了,就积极面对。”
楚凌合上奏疏,看向臧浩说道:“锦衣卫也非一无所获,一批暗桩被揪出来了,还有一些潜逃出虞都,奔赴到大虞各地的,也在锦衣卫的暗察之中。”
“明枪易躲暗箭难防。”
“朕还是那句话,在大虞境内渗透的凤羽司,既无法做到连根拔起,那就要盯住其中一些动向。”
“这点,要及时与隐龙卫保持联系,两卫是存有竞争,但更多是在合作,一个对外,一个对内,以此扫清对大虞构成威胁的任何隐患!”
“陛下教诲,臣定铭记于心。”
臧浩立时表态道。
给锦衣卫的担子,还是太重了啊。
见臧浩如此,楚凌生出些许感慨。
锦衣卫负责的,既有对内部的监察,还有对敌对势力的反渗透,同时还承担着诸多棘手的隐秘任务,尤其是在当前局势如此复杂多变,这对锦衣卫开展对应工作,是有不少麻烦的。
还有至关重要的一点,锦衣卫的人手还是不够。
锦衣卫,可不止在中枢有,在地方也要有,而今下,锦衣卫仅在京畿道,安北道,安东道,西凉道等地外派有人手,筹建起了部分地方有司,但距离真正铺开到大虞各道,形成严密的监察网络,仍有不少差距。
楚凌不是没有想过增扩锦衣卫,但这件事急不得,楚凌可不希望良萎不齐的人,趁着锦衣卫扩编之际混入其中,这是会影响到锦衣卫的风气的。
有些风气,影响了,还能通过一些手段整顿回来。
但有些风气一旦有了,那就不可能逆转回来了。
为了避免这些事发生,楚凌宁愿锦衣卫增扩慢点,在一些事上会慢一些,也不愿无节制的去增扩。
“锦衣卫这边,研判慕容天香可能离开大虞,潜至东吁去了,此事有多大把握?”想到这里,楚凌收敛心神,看向臧浩询问道。
对慕容天香这个人,楚凌是不在意的。
毕竟一个敌国公主,即便能力再强,可不在本国境内,那所发挥出的成效及影响,却是很有限的。
不过,楚凌对慕容天香执掌的凤羽司,却是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