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九十四章 洗牌(3)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章 回目录
    第九十四章 洗牌(3) (第3/3页)

要!!

    如果在一开始,就坚定不移的站在天子这边,而不是在局势变化后才做出选择,那么今日的局面或许会有很大不同。

    可惜,世上没有如果,只有结果和代价。

    王睿自是清楚这点的。

    也曾在心中,无数次为自己辩解过,可辩解再多,也无法改变已然铸成的事实。

    自己当初的动摇与投机,这就是事实。

    王睿低下头,眸中闪过一丝自嘲,他终究不是那般纯粹的人,如今也只是在泥潭中挣扎罢了。

    他缓缓闭上眼,心头涌上一股难以言喻的疲惫。

    此刻的王睿心乱如麻,剪不断理还乱。

    屋内的气氛愈发凝重。

    不知过了多久,王睿缓缓睁开眼眸,目光渐渐清明,他深吸一口气,似是要将胸中所有的郁结与悔恨一并压下。

    他必须要认清楚现实,不能再抱有任何幻想了。

    否则连最后的退路都将失去。

    他知道,朝堂之上群臣各怀心思,真正的较量才刚刚开始,他必须在这场棋局中,走出最关键的一步。

    今日的朝堂,与往日截然不同。

    他的定位怎样,不重要。

    重要的,是天子想叫他怎样做。

    这才是关键。

    ……

    “还真是够讽刺的。”

    大兴殿。

    楚凌似笑非笑,御览着所持急递,“这世道下,真是什么事都会发生,在大虞会发生的,在别处也会发生,只是早晚罢了。”

    “去,召孙河来见朕。”

    “奴婢遵旨!”

    在旁服侍的李忠,立时作揖拜道。

    虽不知,天子为何召孙河,但李忠却猜到这份急递上的内容。

    多半是跟南诏有关。

    这段时日大虞中枢、虞都、京畿是不断有事发生,与之相对的,在大虞之外同样是有不少事发生的。

    不可能说,大虞有变化,别的地方就风平浪静了。

    南诏太子的死,已在南诏引起极大震荡,这在看不到的地方,因权力之争而起纷争与冲突正不断发酵。

    南诏各方势力蠢蠢欲动,表面上的平静早已被暗流撕得粉碎。

    ‘还不是时候啊。’

    在李忠离开后,楚凌放下急递,眉头微蹙的思量着,‘大虞国内的新旧更迭,没有数载是极难见到成效的,参与治理的官员队伍,吏员群体,不完成一次从中枢到地方的更迭,即便是再好的制度,再利国利民,终究是无根浮萍,稍稍有风吹草动,就……’

    想着,想着,楚凌轻叹一声。

    他的心中,有太多的事想要做成。

    可理想与现实,差别还是太大了。

    作为大虞天子,他必须审视大虞实际国情,基于现实出发,再与之对应的做出对应决策。

    在他的一念间,是会影响到很多人命运的。

    这段时期下出现的事,闹出的风波,不过是楚凌的一次洗牌罢了,今后,还会有多次洗牌的。

    权力的更迭,是需要洗牌来促成的。

    旧的人不下去,新的人如何上来。

    ‘这个梁牧,不错。’

    想着,楚凌的思绪,再度回到南疆,

    趁着南诏生乱下,将龙虎关拿下,即便短期内不能对南诏展开攻势,但在地域博弈下,大虞是占据优势的,这对后续争斗是有利的,这样的话,适当增加些地域摩擦,甚至是小范围冲突,还是可行的。

    只要能掌控好度,不过分激化矛盾,就可将南诏局势的变化,转化为大虞对外的战略优势。

    这种局面下,南诏内部越是混乱,对大虞就越是有利。

    楚凌权衡再三,此刻最要紧的,不是一战一役的得失,而是在纷繁复杂的局势中,稳住大虞的步调,把握住变革的节奏。

    唯有内修政事、外察敌情,双线并进,才能在棋局走到终章时,占据上风。

    楚凌的每一步谋划,皆为这场长局埋下伏笔,纵使风雨欲来,亦不动如山。

    除了上述种种考虑外,适当增加些地域摩擦,甚至是小范围冲突,楚凌是有别的考虑的,即叫在南疆戍边的将士,特别是将领,真切感受到他凭功授赏的态度,让那些有能力、有胆识之人看到前路与希望,继而激发他们的战意与忠诚。

    军队的掌控与改变,是离不开实实在在的奖励的。

    没有这些,只一味地去要求,这难保其中不滋生怨念或别的,这就对楚凌坚持的军改,会造成不可逆的影响。

    楚凌深知,想真正树立军中威信,不能仅靠制度上的调整,还需通过实际战功和赏罚分明,来赢得将士们的敬重与拥戴。而南疆的局势,正好成为了他布局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