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北宋最秀的“豪杰”登场!(北宋历史) (第2/3页)
大书法家正是后者,他知道自己在干什么,清楚自己的所作所为,但不当回事。
这也是许多皇帝的心理:朕很清楚做了啥,但朕不在意,因为这天下皆是朕的,朕想咋干就咋干,怎么能算错?
李念道:“赵煦身体一直不佳,年少时便有痼疾,而赵宋皇宫不知是有放射性物质,还是有重金属,皇子皇女多有夭折。这赵煦亦是如此!”
“元符二年,赵煦宠爱的刘妃为其生下了一个儿子,这是他第一个儿子,也是最后一个。可这儿子并未养活,出生仅三个月便夭折!”
“幼儿早夭在宋室很常见,可毕竟是第一个儿子,还是与自己最宠爱的后妃所生,对赵煦的打击可想而知,为这位皇子辍朝三日。”
“可在四天后,他与刘妃所生的女儿也夭折了。连续丧失爱子爱女,赵煦本就身体不佳,病情因此加重!”
此处可以把赵煦子女的死因以阴谋算在元祐旧党头上,可说是其等为故意刺激赵煦,加重赵煦病情,才设法谋害了赵煦子女。
“元符三年正月十二日,这位在赵宋有不错天赋的皇帝于福宁垫病逝,享年二十三,在位十五年,说是十五年,但其真正亲政只有六年多。”
“由于赵煦死前无子嗣留下,只能从其兄弟择人继承帝位。而向太后等人所选的人选便是赵煦十一弟端王,也即大书法家!”
冯去疾听到这,问道:“其等为何会选中这端王?”
赵顼留下的子嗣虽不多,但也还有那么几个,为何偏选中了这厮?看中了他那点?
那赵煦时的新党宰相还曾评价过其“端王轻佻,不可君天下”!
李念笑道:“一是因大书法家很有才华,除了当皇帝不太行外,大书法家相当博学,既擅画,也擅书,其创出了一种名为‘瘦金体’的书法字体,其所绘画作也有流传后世。”
大书法家当皇帝其实挺有手腕,要不是金兵入侵,搞不好能寿终正寝。
大书法家和万寿帝君一样,别看整了不少烂活,但核心权力是死死抓在手里的,蔡京这些人不过是他用来捞钱的工具人罢了。
但和万寿帝君不一样的是,万寿帝君不像大书法家这么怂,且更明智,不会糊涂地认为能与金兵媾和。
如果是万寿帝君在大书法家的位子上,保准会在金兵还未南下前,便积极准备手段应对。
而不像大书法家,听到金兵要来,吓得禅位跑路,等金兵走了,又回去作威作福,等金兵再一次兵临城下,居然和钦宗想着与金人议和,结果被金人抓去当了羊。
“而赵宋崇文抑武,能书会画还会作诗的大书法家自然比较受赵宋的士大夫欢迎。二是大书法家身体比较好!”
这个原因让众人微微一愣,随即便反应过来。
赵顼、赵煦都不咋长命,一个三十八病逝,一个二十三病逝,估计让赵宋大臣有心理阴影了,这次一定要选一个身体倍儿棒,能活久点的皇帝。
而大书法家会身体健康……
这厮可不是个家里蹲的宅男,成天宅在家里写写画画,而是还喜好骑马、射箭、蹴鞠等运动,身体能不好才怪。
“三是大书法家根基不深,可能更方便向太后掌控。向太后此人也并非良善之辈,赵煦虽死而无子,可其有一同母弟,立赵煦同母弟更合理。但向太后非不立,也以长立,显然另有心思。”
“向太后本身无子,其虽为皇太后,可坐在皇位上的赵煦是朱氏所生,大概让她感觉被朱氏母凭子贵压过了一头,接着再立一个朱氏的儿子,不得还让朱氏那贱婢继续压在头上?”
“她为皇后时,朱氏可还啥都不是,且她出身高贵,曾祖乃真宗朝宰相,朱氏啥出身?”
“现在赵煦死了还没留下遗诏,此时正是她扳回一城的机会,因而赵煦的同母弟第一个没有机会。”
王绾道:“这便是没有立好储君,留下遗诏之祸!”
始皇帝瞥了王绾一眼,觉得王绾在趁机内涵他,因为在李念所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