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六章 、衣带诏 (第2/3页)
阵前拿出衣带诏率大军入关!”
施靖风当即下令道。
相比之前的彷徨,事到临头,他反而镇定了下来。
能够做的准备,全部都已经做了,接下来就是赌天命的时候。
成则开辟新朝,败则身死族灭。
到了施家这种地位,遇上乱世不放手一搏,谁也不会甘心。
就算他想忠于大虞,下面的人也会忍不住给他添件衣服。
内心深处,他早早就有过反虞计划,不过那是等大虞进一步崩溃后的事。
现在仓促起兵,纯粹是被缺粮给逼的。
“末将遵命!”
众人回答道。
谋划了这么久,就等着这一刻。
许多人已经在幻想入关,夺取天下成功后,成为王侯将相的美好生活。
……
福临三年五月十三日,辽东镇打出了太上皇的旗号,在山海关誓师勤王。
消息传入京师,百官正在进行大朝会,朝堂上瞬间炸开了锅。
在此前的废帝行动中,文武百官中就算有人不支持,也没人直接跳出来反对。
怕死是一方面,更多的还是永宁帝在位期间,干的破事实在是太多,把好好的大虞朝折腾的稀烂。
大家出于对江山社稷的考虑,才发起了废帝行动。
除了少数永宁帝的亲信被清洗外,朝堂上几乎没有流血。
放眼整个华夏历史,这场政变都是非常炸裂的存在。
为了自己的名声着想,群臣在政变之后,也没有苛待永宁帝。
天子退位之后,除了被软禁在宫中之外,其他一应待遇都没有降低。
万万没有想到,一时的心软,还是留下了隐患。
辽东镇的军事行动,一下子让这场“合法政变”,变得充满了不确定性。
以永宁帝的作风,倘若再次掌权,肯定饶不了他们。
人头落地都是轻的,株连九族才符合皇帝睚眦必报的性格。
“辽东叛军,到了什么位置?”
姜书翰关心的询问道。
局势发展到这一步,过程已经不再重要,关键是要挡住辽东叛军。
只要挡住了敌军,就能召集勤王大军,联合围剿辽东叛军。
纵使这场内战,可能会让大虞朝进一步衰落,大家还是没得选择。
“山海关距离京师六百余里,以骑兵的速度,三天即可兵临城下。
叛军是五月十三日起兵的,快则明天抵达京师脚下,慢则后天抵达。
时间太紧了,现在在外围布防已经来不及,直接准备京师保卫战吧!”
镇东侯神色凝重的回答道。
辽东镇敢造反,这出乎了所有人的预料。
大虞朝的政治制度,已经非常成熟。
尤其是在权力制衡上,更是加了无数补丁。
正常情况下,边将就算是造反,能够指挥的也就自己麾下家丁。
像辽东镇这种,聚集数万大军造反的事,还是开国以来的头一遭。
“那就商议一下,怎么部署城防吧!”
姜书翰当即拍板道。
时间这么紧,朝廷根本没有更多选择。
权力制衡制度崩溃的问题,先守住了京师,才有讨论的必要。
“首辅,一味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