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三章 、尔虞我诈的算计 (第2/3页)
,能够的财税必定有限。
精兵都是钱粮喂出来的,养兵多费钱他是亲身体会过的。
在兵部的花名册上,汉水侯麾下拥兵二十万。
在他看来,这个数字充斥着严重的水份,实际上能有一半都算厉害的。
纵使起兵勤王,顶多调动几万军队。
除了用兵能力令人忌惮外,汉水侯手中的军事实力,多半还没他们辽东镇厉害。
不过鉴于施靖风的威望,这些话他都咽在了肚子里,没敢说出来。
“乱弹琴!”
“暗地里和北虏接触,也就罢了。
真要是和他们联手,天下人会怎么看我们?
别忘了,我辽东军的将士和北虏之间,也充斥着血海深仇!”
施靖风没好气的说道。
同北虏联手,他是不介意。
可这种事情,只能悄悄的干,万万不可说出来。
“大哥,别瞻前顾后了。
为了节省粮食,军中士卒都只能吃两顿稀的。
一些士卒家中,早就已经断了粮,全靠我们救济活命。
纵使把我们施家的存粮,全部都拿了出来,顶多也就再支撑一个月。
不趁着现在能够动弹,提前采取行动,拖到后面想要用兵都没能力了。”
施靖林开口劝说道。
受蝗灾的影响,辽东地区的庄稼去年也绝了收,现在正处于青黄不接的季节。
治下百姓迫于生计,大量逃亡。
其他人他们可以不管,但军中将士的家属,却无法坐视不理。
既要养兵,又要养士兵们的家属。
一下子背上了沉重的负担,再怎么家大业大,也经不起这么折腾。
选择在此时发动,除了野心趋势,更多的还是没得选。
在原有规则体系下,无论他们如何努力,辽东镇都得饿肚皮。
朝廷那边说的好听,只等下一批粮食抵达,就第一时间给他们送过来。
可稍微了解局势的都知道,这纯粹是画饼。
以辽东镇目前的状态,根本支撑不到朝廷的粮草抵达。
长城防线上的边军,为了生存都出去抢鬼方了,他们可没胆子出去抢鞑靼人。
想要填饱肚子,唯有打破规则的约束。
能够第一入主京师,自然是最好的结局。
纵使被京营挡住了,他们也能就地筹粮。
北方大地再怎么疲敝,还是有豪门大户。
虽然没有江南世家那么富庶,但质量不够,还可以数量来凑。
多抢几家,军粮就有了。
“哎!”
“罢了,此事老夫应下了。”
“拥立太上皇复位是一件大事,不能草率行事。
为了确保行动的顺利,必须有人冒充叛军,先一步进入顺天府截断大沽口通往京师的粮道。
京中缺粮的厉害,一旦粮道受到威胁,朝廷必定会第一时间派京营出来平叛。
先头部队必须顶住京营的攻势,还要把更多的京营部队吸引出城。
削减了京中的兵力之后,再借助晋商的资源辅助,才有希望夺取京师。
兹事体大,这项任务你们谁来负责?”
听到施靖风的问话,众人松了一口气。
能够劝动自家大哥就好,不然施家内部都统一不了立场,这造反游戏根本没法玩。
“大哥,这次事情意义重大,不如我带兵去走一趟。”
施靖明跃跃欲试道。
能够成为施家的决策者之一,他自然不可能是单纯的莽夫。
政治头脑欠缺,但架不住军事才能出众。
敢打敢拼,是他最大的优点。
“老三,这次的行动关系重大。
你的首要任务是切断粮道,其次才是诱敌出笼,切勿贪功!
无论最终结果如何,都不能暴露身份。
所以除了携带三千精锐外,还要招募大量的炮灰羽翼,让人一眼就能看出是叛军。”
施靖风当即嘱咐道。
自古以来,造反都是高危职业。
以有心算无心,骗开京师的大门不难。
难的是入京之后,怎么解决那十几万京营。
平常鄙视京营是老爷兵没关系,在眼下这种关头,他可不敢低估对手。
勋贵系中不乏能打的将领,倘若没有第一时间控制京营,后续就会陷入被动。
光辽东镇这点儿兵马,想要掌控天下,难度不是一般的大。
他想要的是收编京营,而不是和京营拼个两败俱伤。
最好的选择,就是先行调虎离山,把京营的主力引出城。
等夺取了京师,掌控了朝廷,就可以用皇帝的名义发号施令。
军中将领的家眷都在城中,加上皇帝的圣旨,就算有人想负隅顽抗,也没有多少官兵会跟。
本质上,辽东镇这次南下夺权,还是政治大于军事。
“大哥,您就放心吧!
干别的不行,冒充叛军有啥难的。
把沿途的难民,全部收编入伍,任谁一看都知道是叛军。
从山海关到皇城脚下,一路上随便都能拉起十几二十万人的队伍。
怕就怕动静太大,吓傻了城中那帮官老爷们,不敢让京营出来。”
施靖明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