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百九十章 、弄巧成拙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章 回目录
    第四百九十章 、弄巧成拙 (第3/3页)

题的严重性。

    事实上,单纯的白莲教叛军造反不可能,单纯的世家造反同样不可怕。

    最可怕的是,这两伙人搅合到了一起。

    纵观整个华夏历史,历次新王朝开辟,都是造反派和封建地主集团联合完成的。

    官军的屠戮,已经把许多士绅逼到了对立面。

    最少被灭门的那些家族,幸存下来的子弟,全是反朝廷的。

    在仇恨的加持下,跑去和叛军联手,完全是顺理成章。

    多了一群士绅中的带路党,就有机会拉拢更多的士绅加入。

    当年白莲教叛军席卷江南后,就有不少世家大族出于分散下注的考虑,投资了他们一次。

    幸好官军行动速度足够快,在双方刚开始联手,尚未建立足够信任前,就把叛军给扑灭了下去。

    倘若行动略微迟缓点儿,让这些反贼成了气候,大虞朝还存不存在都是一个未知数。

    “联合发布安民告示,这是应有之义。

    不过光这些还不够,兵部必须给各地的部队下令,让他们引以为戒。”

    刑部尚书安敬之隐晦提醒道。

    停手是不可能的。

    就算真要罢手,那也必须是江南士绅主动认怂,朝廷不可能在占据优势的情况下妥协。

    主要是缴获的战利品太过丰厚,对缺钱的大虞朝来说,就是一次大补。

    谁敢阻碍朝廷发财,谁就是大虞朝的乱臣贼子。

    多抄几家大族,获得了足够的财源。大虞朝面临的许多问题,都能迎刃而解。

    为了江山社稷,只能先苦一苦南直隶士绅。

    这是带头抗税,必须付出的代价。

    “嗯!”

    “回头兵部就行文,严厉禁止白莲教叛军复起。”

    史清尘一口答应道。

    白莲教叛军的旗号不能用,不等于其他旗号也不能用。

    大虞朝最不缺的就是叛军,随便起个草头王的名号,一样不影响最终结果。

    实在是不行,顶着山贼土匪的旗号,一样能够杀猴。

    ……

    永安,汉水侯府。

    看着手中传来的消息,李牧就是一脸的尴尬。

    勋贵系将领,在江南地区杀疯了。

    本来这也没什么,可具体的实施手段,全是跟着他学的。

    明眼人一看,就知道他带出来的好徒弟。

    哪怕这次事件,同他没有任何关系,估摸着江南士绅心里也会记上他一笔。

    如果能够活下来,这些家伙的家族志上,少不了大篇幅的抹黑他。

    杀伤力有限,但着实恶心人。

    历史上很多名人,在后世被抹黑,很大程度上都是这些野史的功劳。

    能够一直流传下去的,内容不一定保真,但绝对够野。

    “夫君,密信上写了什么?

    这么长时间,你还没有看完。”

    景雅晴好奇的问道。

    安南远离中原繁华之地,省去了许多麻烦,也少了许多交际。

    除了府中一摊子外,其他的人际往来,遵循前面定制的旧例即可。

    反正在安南地界上,全部都是李牧的下属,侯府的规矩就是大家的规矩。

    闲下来的景雅晴,不可避免的养成了吃瓜看戏的习惯。

    经常和以往的闺中密友通信,看似是姐妹情深,实际上就是闲的无聊,主动寻找乐子看。

    毕竟,相比热闹的京师,永安府实在是太平静了。

    豪门大户的恩怨情仇,在这里根本找不到。

    “白莲教叛军再起,在江南地区连续灭掉了多家地方大族。

    南京六部震怒,发布了安民告示,准备告诉大家叛军已经被镇压下去!”

    李牧一脸无奈的吐槽道。

    发布安民告示看似是好事,但前提是朝廷得有公信力。

    经过一系列折腾后的大虞朝,公信力早就折腾没了。

    南京六部不发布告示,受讯息传递速度的影响,估摸着东南各省大部分人都不知道南直隶发生了什么。

    现在官方告示一发,要不了多久,全天下都知道白莲教叛军复起。

    至于被官军镇压下去,这种官方书面解释,谁会信啊!

    在过去的岁月里,地方官有过太多的骚操作。

    前脚刚发布告示剿灭了叛军,后脚叛军就杀进城的闹剧,也不是没有发生过。

    经过这么一闹腾,估摸着野心家们,又要沸腾了。

    “嗯!”

    “这一届,南京六部尚书不行。”

    ……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