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483章 天地同祭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页 回目录
    第483章 天地同祭 (第2/3页)

已成定局。

    随着紫薇驱邪大阵完全激活,灵气和妖气陷入僵持状态,吴常解除神游状态,看到眼前弹出提示。

    「玩家帮助荒——76271位面建立起完成的祭地仪式,重振位面中人族之道,部分更改位面走向,玩家从改变中获得少量气运。」

    「玩家在荒——76271位面气运+30。」

    吴常看着眼前提示,目光中露出诧异之色。

    以他在神游视角看到的情况,完全状态下的紫薇驱邪大阵,几乎可以提前宣布人类一方获得胜利。

    即便天门之中还存在某个极为强大的妖物,也很难掀起多少风浪。

    世界副本位面有着理界的底子,祭天和祭地仪式的规格极高,比如刚才净化妖气的仪式。

    一万六千张镇妖血符中的妖气,凝聚出堪比低位神的怪物,可在祭地仪式和人族气运克制下,连反抗之力都没有,便被打散净化。

    完全体紫薇驱邪大阵一成,破开四大妖王传承之地只是时间问题。

    到时祭天和祭地仪式的双重克制下,天门内的怪物就算实力再强,也要被压得抬不起头。

    可即便如此,气运掠夺者对于完全体紫薇驱邪大阵的判定,竟然只是部分更改位面走向,他只从中获得了少量气运。

    也就是说无论紫薇驱邪大阵是否是完全体,对于世界副本位面都不会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世界副本位面的命运,似乎早已注定。

    问题来了,是被谁定下的。

    光明社吗?

    吴常眯起眼睛,目光逐渐不得不善。

    他们有那个实力吗?

    紫薇驱邪大阵变为完全体,他除了获得气运之外,开阳仙缘的仙缘任务也随之完成。

    「你完成了仙缘任务:完成紫薇驱邪大阵,并立起十二地支辅助阵眼。」

    「你获得了开阳仙缘的认可,获得开阳仙缘中的真正传承。」

    「你的特殊状态——武运转化为天赋。」

    「天赋名称:武运」

    「天赋说明:你的武学悟性大幅度增加,当你掌握某种武学的真谛时,可将该武学转化为自身技能,你掌握的武学类技能将不再受等级限制,可以不断提升。」

    「备注:武运加身者,万千武学一学即会,一会便精。」

    获得武运天赋的同时,他随身空间中的武运之剑也发生变化,原本它只是操控仙府的钥匙,此刻却变为:

    「道具名称:武运之种」

    「道具类型:特殊」

    「道具说明:蕴含武曲星君神性的种子,当持有者将至少两种武技淬炼至领主级,掌握武道真意,可激活武运之种,获得武曲星君神性。」

    「备注:武曲星君心性正直,威武不屈,若大奸大恶之人使用,武运种子有概率自毁。」

    仙缘任务没有任务序号,简单干脆,一次结清。

    任务结算中,将临时的特殊状态武运,凝聚为吴常自身的天赋,但武运状态并未消失,对于妖物额外伤害,和群体武运等效果被保留了下来。

    武运状态的效果简单粗暴,拥有这一天赋,他掌握的武技类技能,便不再受原本品质限制,可以无限提升。

    举例来说,只要是武技类技能,他购买一个最简单的D级技能卷轴,靠着自己练习,就能将D级提升到S级。

    配合他的武学悟性,能够省下不少资源。

    不仅如此,他还能通过学习,将他掌握到真谛的武学,变成深渊游戏认可的技能。

    这一点看上去很鸡肋,既然都掌握到了真谛,将它变成技能还有什么意义?

    实际上,将技艺转化为技能,绝对是天壤之别。

    首先是稳定程度,技能只要释放,就一定是最佳状态,不会受玩家当前身体状况影响。

    其次便是转化成技能,可以获得玩家对应属性的增幅,令原本的技艺杀伤力更大。

    吴常真我一身的力气,正为缺少技巧发愁,武运天赋对于他而言,简直再适合不过。

    他如果把武运的信息共享给格斗狂人赵炎,赵炎绝对会羡慕到半夜咬着被子哭。

    武运天赋极为强大,但武运仙缘之中,最有价值的莫过于武运的神性之种。

    武运之种和他之前获得的神性种子不同,它处于激活状态,不需要额外想办法激活,只需要完成条件,便能直接获得对应神性。

    仙缘、仙缘,这名字果然没错,只要获得,当真可以成仙。

    吴常的目光看向妖域,普通仙缘都蕴含着神性种子,那天门之中,副本描述都认可的大仙缘,不知里面又该是如何景象。

    紫薇驱邪大阵完全激活,趁着镇妖血符融入礼地观的空档,昭宁帝找上吴常真我。

    昭宁帝一见面,便激动道:

    “此番讨伐妖域,妖物比以往多出数倍,多亏有先生等天人相助,才能如此顺利集齐镇妖血符。”

    “我替大玄天下苍生,谢过先生。”

    吴常上前虚扶一下,说道:

    “护佑天下,本就是我辈修士之责,陛下不必如此。”

    吴常语气客气,但他看向昭宁帝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