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懋功忠表赠衣辱 (第2/3页)
李密走到墙壁上挂着的舆图前,凝视良久,又问堂中另外一人:“懋功,卿何意也?”
却原来徐世绩也在堂中。只是他一直没有开口。
这会儿被李密点名,他不能再不开口了,赶忙起身,叉手为礼,姿态恭谨,说道:“敢回明公问话,臣以为,裴公所言老成持重,然祖公之议,臣亦深以为然。河阳、太康两役,虽然不利,只是小挫,仅伤我军皮毛,未动根本。若此际贸然撤退,恐士气崩沮,再难收拾。
“雍丘此处,一则我军围攻已久,王公自率援兵到后,猛攻不辍,料之当下雍丘守军必已疲惫,再加把劲,也许就能攻下,战场态势对我有利;二则雍丘的地形也对我有利,李善道若敢大举来援,我军正可借助地利,将其大败,或至少予以重创。
“故臣以为,现在宜当加大对雍丘的攻势。臣愿领本部兵,往助王公,为大王夺取此城!”
李密深深地看了徐世绩一眼。
徐世绩态度恭顺,话似真心,可他究竟是真的赞成祖君彦之议,是真的主战,还是因为与李善道的关系,怕自己猜忌,为避嫌而故作主战姿态?
他点了点头,叫徐世绩坐下,再次面对地图,陷入了思索。
堂中安静了好一会儿,最终,李密做出了决断,说道:“有孝朗坐镇洛口,王世充纵有异动,不足忧也。我大军倾巢而至管城,若因河阳、太康两挫,便仓促撤回,非但士气坠地,亦将为洛阳所轻!撤兵洛口之议,不可用也。祖公之议,可用!便加大对雍丘攻势,倒要看看能否逼李善道出来!”顿了下,再次看向徐世绩,说道,“然增兵雍丘之事,杀鸡焉用牛刀?懋功乃吾大将,不可轻动。便遣张仁则为将,率兵五千,增援伯当!”
针对河阳、太康两败之后的对策,做出了继续与李善道对峙的决断之后,李密综合诸人意见,又说道,“关於谣言此事,则便依参军之策,即日起,各部须着力平息。裴公所提之令杜伏威、沈法兴北进之策,亦甚佳,我即上书朝廷,请旨办理。”
战略既定,众人无论内心是否赞同,皆领命而已。
军议定下,诸人又就李密的决定,议论了会儿,相继辞拜离去,着手实施。
李密独留在堂中,却正在察看地图,不意徐世绩去而复返。
“懋功,还有何事?”
徐世绩下拜礼毕,站起躬身,依旧恭谨之状,乃是向李密又献上一计,说道:“明公,李善道侥幸连胜,其心必骄。臣愚见,为促其出兵救援雍丘,何不行激将之法?”
“哦?何计?”
徐世绩说道:“臣愚以为,可效诸葛孔明故事,赠其妇人巾帼素衣,以激其出战。臣素知李善道,其人矜傲,受明公此辱,或便按捺不住,愤而出兵。我军可预设埋伏,不求全歼,但求大挫其锋,如此,足可重振我军心士气!”
……
数日后,李密的“礼物”送至白马。
李善道颇感兴趣地命人打开漆盒,见内里是一套做工精致的妇人衣裙,并附书信一封,上书:“公拥强兵,龟缩城中,怯战畏我,与老妪何异?特赠巾帼素服,望公装扮,可安心为妪。”
堂中的屈突通等人先是愕然,随即爆发出大笑。
屈突通捋须笑道:“李密计穷,徒效古人故智。昔司马懿能忍诸葛之辱,况我王英明,岂会中此拙计?莫不李密竟以大王为王僧辩乎?”
却历史上用妇人衣服激敌将的事例不少,非是只有诸葛亮激司马懿。
南朝梁末,陈霸先也曾用计,激王僧辩。
而且当时两边的情势与当下李密与李善道的情势也很类似。陈霸先军中粮草不足,急於打破僵局,而王僧辩率大军驻守石头城,坚守不战。陈霸先於是给王僧辩送去了巾帼与妇人素服。王僧辩见之大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