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9章 与赢氏先王的茶话会 (第2/3页)
秦国时,咱们学周朝,学蛮夷,与戎狄同俗,谁强就学谁。
变法以适应新的天下局势,才是我赢氏的祖宗家法啊。”
小羽愣了一下,想到他生前的经历,心中有所明悟。
秦国的强盛,无疑是从商鞅变法开始。
商鞅能在秦国推行新法,初期多亏赢虔的大力支持。
可商鞅之法太过严酷,作为秦王兄弟、太子太傅的赢虔,都被商鞅施加了劓刑,被割了鼻子。
对任何有尊严的大贵人而言,别说劓刑,即便是在脸上刺字的黥刑,都是难以接受的奇耻大辱。
太子太傅受辱,太子嬴驷(芈月老公)也是没脸.其实赢虔受劓刑,就是嬴驷犯了法。太子犯法,太傅受刑。
等到秦孝王去世,商鞅立即被赢虔与嬴驷联手弄死。
可他们弄死了商鞅,却力保商鞅之法不变。
这在当时十分难得。
因为变法必定极大损害统治阶层的利益。
大秦不是唯一变法的国家,大秦甚至不是最先变法的诸侯。
可大秦是唯一将变法坚持到最后的。
别的国家都是这代君主变法,下一代君主承受不了压力,或者为了眼前的利益,撤销变法。原本强盛起来的国家,迅速衰弱,甚至一蹶不振。
赢氏奋六世之余烈,很难得。
小羽感慨道:“如诸位这样智慧豁达的贤君,放眼天下都是少数。
可你们尚且不能代表如今的赢氏一族,更不能代表朝堂文武重臣。”
赢虔肯定与豁达大度没半毛钱的关系。
他心眼小,心狠手毒,很记仇。
他杀商鞅却保商鞅的法,是因为他有大智慧、大毅力。
这群大秦先王,生前都有变法的大智慧、大勇气。
此时听到改变祖宗之法的理论,自然接受得快。
穆王眸光微闪,问道:“羽太师对如今朝堂之变,有什么看法和建议?”
“安静地看,没建议。”小羽道。
“李斯、烈阳侯、赵高,支持皇子胡亥为帝,你赞同吗?以你观之,胡亥可有圣君之姿?”穆王追问道。
小羽断然道:“他若为帝,八成是个亡国之君。”
赢虔惊疑道:“胡亥聪慧过人,礼贤下士,谦虚好学。
关键是隐忍刚强,果决坚毅,为何羽太师对他的评价如此不堪?”
小羽奇怪道:“以太傅的眼力,以太傅对咸阳的掌控与了解,竟给了胡亥这么高的评价?”
赢虔沉吟道:“我过去的确没太关注胡亥,但对他的事还是比较了解的。
当年人皇政还在世时,就比较喜欢胡亥,认为他很聪明。
赵高精通律法,嬴政便让他担任胡亥的老师。
即便嬴政驾崩已有十年,胡亥依旧每日上课,跟随赵高学习大秦律。
了解大秦律,等于熟知大秦体制,知道国家具体如何运转,不会被下面官员哄骗。
如今学习律法接近二十年,胡亥学问之高,冠绝诸皇子。”
小羽心里有些怀疑。
前世记忆带来的固有印象,胡亥就是个败家的蠢猪。
只凭“指鹿为马”这条成语,就能证明胡亥多愚蠢、多迟钝,多么容易被糊弄欺骗。
小羽问道:“太傅与诸位先王,可有插手储君之事的计划?”
芈月叹道:“这世上最没用的话,不是蠢货说的废话,而是死人的话。”
嬴荡叫道:“你也不用如此妄自菲薄,吾等皆是赢氏一族的老祖宗,托梦给他们,他们敢不听?”
芈月没好气道:“他们没兵没权,还各个懦弱胆小,你指望他们能干啥?
你得托梦给烈阳侯,给李斯、冯弃疾,给赵高。”
嬴荡纠结道:“咱们还是死得太早了,与朝中重臣都不熟悉关键是没有恩情。若嬴政在此,他托梦必定有用。”
“你在说废话!嬴政若在福地,十年前就让他确定储君了。”秦孝王道。
嬴荡叹了口气,不说话了。
小羽道:“诸位大王是赢氏先祖,哪个子弟能兴旺家族,应该有些感觉吧?
老实说,与我关系最亲近的皇子高,我都不怎么熟悉。
这次选拔新皇,我基本上会静静观望,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