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8章 涨价? (第3/3页)
工资全都给停了弥补厂里损失,再停了他的导演工作,今后也别让他拍戏。
米家山心里其实也存着自己的打算。
他要成名!
当年,刚和潘虹在一起的时候,他执导的第一部影视作品《弯弯的石径》荣获第3届中国电视剧飞天奖电视剧一等奖。
而潘虹呢,也陆续塑造出了《杜十娘》中出淤泥而不染的风尘女子杜十娘,一集《人到中年》中面对家庭事业双重压力的知识女性陆文婷等一系列经典的角色。
当时的夫妻二人,那真是郎才女貌了,谁的光芒也没办法完全遮掩住谁。
可惜这些年,因为各种各样的事情,米家山始终是没有机会在事业上再上一层楼。
好不容易憋出一部《不沉的地平线》,结果还碰上了倒霉事情。
而人家潘虹呢?
事业一层一层的继续往上。
这些年,潘虹那是卯足了劲儿往事业上奔。
为了演好戏,真是豁得出去,一年到头,大半时间都泡在剧组里。
米家山至今都记得,当年为了拍那部经典的《人到中年》,潘虹愣是在医院里待了好几个月,跟医生护士同吃同住,就为了琢磨人家那举手投足间的精气神儿,怎么才能把角色演活了。
结果真的奉献出精彩表演,手握金鸡影后以后,仍旧没松懈,继续在表演之路上冲刺。
《寒夜》、《火龙》、《末代皇后》.一会儿拿个金像奖提名,一会儿又在国际上拿个国际电影节的最佳女主角殊荣。
抛开家世不谈。
媳妇的事业这么成功,女强男弱,这就让米家山特别难受,特别渴望能在事业上有一番建树。
再说了。
那天杀的杨延晋,这些年也没少出作品,先是一部《小街》向世人证明自己的导演功力,都说他那影片拍得和散文诗一样美。
去年又陆续掏出《T省的八四、八五年》、《女市长的私人生活》.算不上是多好的电影,但是拷贝卖的是结结实实的,而且反映了一些社会问题,风格非常有开创意义。
总之,一切的一切,都在刺激着米家山。
他渴望成功。
而在他看来,如今江弦的这部《顽主》,就是他最有可能收获成功的机会。
他也说不准。
但是冥冥之中总有那么一丝感觉就是,他能拍好《顽主》,他特别懂这部。
缩在父亲的朋友家里住了几天,急的团团转的米家山,这天终于收到江弦的召唤。
一时间是又激动又忐忑,带着两瓶茅台就去和江弦赴约,俩人带着一谢晋,一块儿在全聚德里头吃饭。
“您想得怎么样了?”酒过三巡,米家山忐忑中带着几分期待的问道。
“嗯”
江弦先沉默一阵儿。
米家山沮丧的心脏都快停摆了,这才听着他给出一句肯定的回复。
“这拿给你拍,我觉得没什么问题。”
“真的?!”
米家山险些被这忽然到来的幸福冲昏头脑,当即开始作保证:“江弦同志,您就放一百个心,我虽然不是京城人,但您这部《顽主》,我保证能拍好,能拍出地地道道的新京味儿味道。”
“新京味儿?”江弦疑惑的看他一眼,“从哪儿想了这么一词儿啊?”
“害,哪是我想的啊。”
米家山摇摇头,“您还不知道呢?我看现在好多文学评论家都这么说《顽主》这部,觉得以前有种叫京味,《顽主》不能算在里面,应该算是一新京味儿,属于这个领域。”
“我倒还真没听说。”江弦挠挠头,自己也觉着特可乐。
《顽主》的作者从王硕换成了他,这一点改变了时间线,但“新京味儿”这说法的出现倒是还和当初的时间线如出一辙。
不过“新京味儿”倒也不算是什么开创性的新词儿,毕竟此前就一直有人在提这个概念,江弦这部《顽主》算是在其中最具代表性,真正打响了这个概念。
“我就一个要求,定演员的时候我看一眼,其他我尽量不参与,不掺和。”
“没问题。”米家山头点的跟拨浪鼓似的,“您还有啥要求,您尽管提。”
“还有啥要求?”
江弦笑笑,“要求倒是没啥了,就是有点事儿我还得跟你通个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