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章 道士回山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进书架 下一页 回目录
最新网址:wap.4xiaoshuo.org
    第1章 道士回山 (第1/3页)

    五千年前,蚩尤作乱,宁封子送给黄帝一部仙书《龙跷经》,黄帝最终打败了蚩尤,于是拜宁封子为五岳真人,让他管领川岳百神。

    后来,五岳真人宁封真君就在青城山落户,青城山自此成为与武当山、龙虎山、齐云山、景福山齐名的五大仙山之一。

    再后来,九斗米道在青城山兴盛,其风头甚至盖过了其他四大仙山。

    只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青城山如今虽然依旧是有名的道教圣地之一,但名声早已不如往昔,许多宫观遭到破坏而废弃,山上的九斗米道一脉可谓断绝,道士们都被迫离开了青城山,多行走于民间,成为在家火居道士。

    伏魔观,是藏于青城山中的一座子孙庙。

    所谓子孙庙,又称小庙,庙产属一系道士所有。

    这类庙宇可以收徒,代代相传,但不得悬挂板钟,没有传戒传度的权利,一般也不接纳别处道友前来挂单。

    深秋初冬。

    一位约莫十七八岁的年轻道士来到了青城山,看其穿着打扮,正是九斗米道一脉的道士。

    此人便是赢荀,准确说,他现在叫周承安,道号观逸。

    如今他所在的世界是雪中悍刀行,而他来青城山是为送师父“玄云”落叶归根的,顺便接收伏魔观庙产,以及打前站。

    所谓打前站,主要是跟他娘吴宁有关,他娘吴宁乃吴家剑冢之人,与北凉王妃是同族姐妹,跟青城山上的赵玉台是老相识。

    青城山脚。

    周承安元神出窍,升至半空之中,眺目远望。

    只见目之尽处,是一座又一座的大山高峰。

    山间云雾缭绕,隐隐可见有破败的道观掩映在青山绿水间,以及明晃晃的雄伟壮阔的高大建筑群。

    只是一眼,周承安便能感觉到,那片雄伟壮阔的建筑与此地山水之势十分契合,有不少修行中人居于其中。

    再看去,只见双峰对峙,其中横挂一座铁索桥,白鹤翱翔长鸣,云海翻涌,算是人间罕见的美景。

    周承安看了一会儿,也没多想,元神归壳后,寻着师父留下的路线图,脚下生风,健步如飞,朝着山中的伏魔观而去。

    顺道,还打了几只山鸡和野兔。

    约莫半个时辰左右,周承安便看到了一座破败不堪的道观。

    道观院门半敞开着,可见院中撑着几根竹竿,上边儿晾着一些破烂的衣衫。

    看着这些晾晒的衣服,可推断道观中有人居住,且人数还不少。

    不过,此时的道观中并无说话声,甚至脚步声和呼吸声都没有。

    周承安也没有多管,直接去了道观后头安葬师父的骨灰。

    埋骨之地也是师父早前就标注好的,有头枕金山,脚踩玉带,聚风藏水之势。

    虽说这“金山玉带”都有些小,不过师父福缘算不得深厚,正好能压得住此地地势,对于师父来说,就是一块难得的宝地。

    简单祭拜之后,周承安在不远处的泉水边将野鸡野兔给剥皮洗净,然后捡了些柴禾,回了破败的伏魔观,在院子中升起火堆烤制野鸡野兔来。

    周承安烤肉的本事不错,只是眼下没什么调料,做出来的闻味道肯定不行。

    于是,他直接进了道观的厨房,毕竟伏魔观如今有人居住,应该有些生活必需品。

    结果,转了一圈,也没找到什么调料,只找到一块盐巴。

    周承安将盐巴一点点碾碎,往鸡兔上一洒:“唉,有点盐总好过什么没有,看来以后空间中还得放点调料才行。”

    此时,鸡兔已经烤的滋滋冒油,香味儿也就紧跟着飘了出来。

    随着香味越来越浓,周承安取下了一只烤得外焦里嫩的兔子,而就在他准备开吃的时候,道观外传来了微弱的脚步声。

    片刻之后,便见一个面黄肌瘦的瘦弱半大小子,牵着一个被晒得黝黑的小丫头推开院门走了进来。

    那半大小子看起来也就八九岁左右,小丫头更小,也就四五岁的样子。

    人还没进院子,就听那小子嘴里喊着:“什么味儿这么香,难道今日刘芦苇杆子他们先回来了?”

    随着话音落下,他注意到了院子中的周承安,整个人一下子就愣住了。

    “你是山上的道士……不对,山上的道士不穿你这样,你打哪儿来的,要干什么?”半大小子一把将小丫头护在身后,一脸戒备的看着周承安:“我告诉你,老孟头他们一会儿就回来了,你可别乱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4xiaoshuo.org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