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六百零七章 道祖造成的内卷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章 回目录
    第六百零七章 道祖造成的内卷 (第3/3页)

早晚会沦为天道的化身,彻底迷失自我。而不是像现在这般,依旧维持着自我。

    玄门气运对道祖而言如此重要,他肯定不能坐视玄门分崩离析。所以,魔族真要能威胁到玄门的话,最急的肯定不是这些圣人,而是鸿钧道祖。

    现在最该急的人一点都不急,已经很说明问题了。魔族的威胁或许有,但肯定是利大于弊的,不然道祖不会如此沉默。

    “是这个理,也很符合老师/师尊的想法,宁缺毋滥啊。”

    众人听到敖丙这番话后,皆是长叹道。道祖的心思,他们如何能不懂,但懂归懂,让他们和道祖一样宁缺毋滥,那却是不行。

    道祖能这么干,那是因为门下弟子众多,哪怕宁缺毋滥,也依旧会有大量传人,进而保证自身气运不会因此衰落。

    但众人要是也这么干的话,那气运最少也要下跌十倍,甚至是百倍。

    靠传道收集气运,所得气运的多寡,主要有两个因素。一是收的弟子足够优秀,二是收的弟子足够多。只要满足了这两个要求,就会收获大量的气运。

    反之,要是只满足一个要求,那收获的气运就会大跌。

    道祖就是两条路并行,收入门下的门人弟子不仅数量多,也足够优秀。

    但道祖可以这么搞,可他门下的弟子却没法这么搞。一是因为他们没有道祖这么大的影响力。

    二是因为道祖传道的时候基本没有竞争者,所以也没有啥竞争力,众人根本没得选,想要变强就只能前往紫霄宫拜入道祖门下。

    三是因为,洪荒孕育的生灵,一代不如一代。基于这个原则,道祖收的门徒弟子,无论是天赋还是跟脚,都要远超他门人弟子招收的门徒。

    没有道祖的影响力,对天骄的吸引力就有限,想要收获更多的气运,就只能放弃宁缺毋滥的原则,多招收一些弟子。

    再加上竞争者太多的缘故,招收弟子时要是不适当放宽条件的话,那优秀的人才都被别人收走了,哪里还有他们的份。

    而因为洪荒生灵一代不如一代的缘故,就算他们不愿放宽条件,依旧把招收弟子的门槛定得高高的。

    那也没用,根本找不到几个合格的弟子。因为厉害的人物,基本都被道祖收为门下了,很少有漏网之鱼。

    基于这些条件,你让玄门的大神通者怎么办?只能放宽招收弟子的条件,抛弃宁缺毋滥的原则,差不多就行了,不能要求太高。

    要求放低,才能招收大量的弟子,进而汇聚庞大的气运,加快自己的修行速度。

    不愿放宽条件,那就招不到多少弟子,所得气运有限,然后只能看着别人的修为一日千里,自己依旧慢如龟爬,被远远的甩开。

    这种落差,几人能忍受?

    所以,降低招收弟子的要求是必然的。没办法,都怪道祖,教出的弟子太多,大大提升了他们之间的竞争力,以至于他们不得不陷入疯狂的内卷之中。

    至于不卷?

    不卷就要落后,你敢不卷?

    没看到连对弟子要求最高的太清圣人与元始天尊,都因承受不住内卷的压力,不得不放宽条件了吗?

    最开始,太清圣人认为自己只有一个弟子就够了?

    可结果呢,真传弟子确实只有一人,但记名弟子,那只能说是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越来越多,大有效防道祖的趋势,要招收三千门徒。

    和他类似的还有元始天尊,真传弟子只有十二个,可记名弟子同样众多。那在昆仑山听元始天尊讲道的修士可不在少数,甚至比在东海听通天教主讲道的修士还多。

    说截教有万仙来朝之势,可阐教同样不差,亦有数万弟子。之所以看起来不如截教,无非是元始天尊想通的太晚,招收记名弟子的时间远远晚于通天教主。

    所以,两教弟子虽然数量上差不多,但阐教因为发展太晚的缘故,大部分弟子还没来得及成长起来,这才远不如截教。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