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八百三十四章 新君确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页 回目录
    第八百三十四章 新君确立 (第2/3页)

   英宗育有四子,其中包括神宗赵顼,以及楚王赵颢。

    赵孝骞是楚王赵颢唯一的独子,可不正是英宗的亲孙子么?

    那些坚持立嫡长的,就问你,英宗的孙子算不算“嫡孙”?有没有资格当皇帝?

    有理有据,合理合法,所有反对者全闭嘴了。

    向太后心中一喜,沉声问道:“成王孝骞,可为大宋皇帝,朝中诸公可有异议?若有异议,当殿提出来。”

    良久,仍是无人出声。

    向太后站起身,缓缓道:“既如此,那便定下了。”

    “成王赵孝骞,可即大宋皇帝位,政事堂和礼部马上颁告天下,国有新君,安定民心。”

    “太史局测算黄道吉日,为大宋新君行登基大典,一应皇帝冕服,玉冠,仪仗,皆由内宫重新置办。”

    “自今年始,大宋更改年号,由新君和朝臣们商议而定,各地官府乃至州县乡镇,大宋周边各方邻国藩属,朝廷应迅速传递新君即位的消息,此事,政事堂会同礼部,鸿胪寺等照行。”

    太后说完后,站在殿内停顿了一会儿。

    以章惇为首的新党立马朝太后行礼,齐声道:“臣等愿拥戴大宋新君,为官家效命,为大宋社稷死而后已。”

    新党占据朝堂的大多数,他们表了态,其余的旧党和反对者就算心里不乐意,但还是躬身跟着附和。

    其实,早在燕云边军兵临汴京时,这个结果就已经注定了,不是么?

    旧党垂死挣扎了这些日,又是争辩又是礼议,有何意义?终归改变不了结果。

    如今木已成舟,那便认命接受现实吧,旧党大约是不可能复辟了。

    …………

    朝会还没结束,消息像长了翅膀似的,飞出了皇宫。

    半个时辰后,汴京大街小巷敲锣打鼓,百姓们涌上街头,纷纷庆贺大宋再次确立新君。

    新君是赵孝骞,以他的威望和名声,在市井坊间几乎没有争议。

    如此有本事的人,为大宋立下这么多功劳的人,活该他当皇帝呀。

    他若不当,谁有资格当?

    只有经历过战火,深入过民间,懂得百姓疾苦的人,才是有为的英明的君主,他知道百姓要什么。

    相比当初赵佶被确立为新君,百姓们今日的庆贺更出自内心。

    他们是打从心底里认同赵孝骞当皇帝,原因不必多说,一桩桩摆在眼前了。

    至于赵孝骞的出身问题,宗亲身份等等,普通百姓哪管这个,他们只要直到,未来的大宋皇帝是个贤明君主,会为百姓谋福,这就够了。

    太后和满朝文武既然都已决定下来,那就已经说明赵孝骞的皇位正统性是毋庸置疑的。

    新君确立,满城庆贺。

    政事堂和开封府接连向汴京城颁布了告示,确定赵孝骞即大宋皇帝位。

    不仅如此,朝会散后,无数信使背负政事堂开具的公文,朝大宋各个地方官府疾驰而去。

    新君登基后,大宋将更改年号,一个新的时代开启了。

    楚王府。

    赵颢赵孝骞父子正在用饭,桌上简单两个肉菜,一个蔬菜,还有一盆喂牛马的香油拌生菜。

    赵颢眼馋地看着赵孝骞大口吃肉,嘴里嚼着干巴的生菜,每吃一口便叹口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