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三十三章 无声逼让 (第3/3页)
老实说,他完全没有丝毫争夺皇位的心思,他还是个孩子,此时的他仍是一脸懵懂,不知发生了什么事。
身侧越王府的长史见他懵懂的模样,不由叹道:“殿下,回王府后,下官为殿下拟草奏疏吧,这皇位您争不了,完全没希望。”
赵偲无所谓地耸肩:“好啊,我本来没想争皇位,天天读书都快累死我了,当皇帝岂不是更累?”
燕王赵俣比赵偲大两岁,他自然不会如此单纯。
不过赵俣在朝堂上的根基底蕴基本为零,他也没太大的野心,赵煦驾崩后,赵俣没有任何动作,彻底在王府里躺平。
反正如果皇位莫名其妙落到他头上,他就当,如果被别人抢去,他就当一辈子的逍遥王爷,两样都不差,终归是一生的富贵命。
燕王府的长史看着他,小心地道:“殿下若无心思……”
赵俣立马接口道:“我没心思,回头你也帮我写一道奏疏送上去,早点表态,将来还能得到一些格外的恩典,对我没坏处。”
长史苦笑道:“是,下官回去就写。”
赵俣扭头看了一眼夜色中的楚王府,幽幽叹道:“大人的心思好复杂,我都没想到,今晚居然是一场鸿门宴……”
赵偲打了个长长的嗝儿,面无表情地道:“快回王府,羊奶喝太多,我要尿了!”
…………
一顿夜宴,解决了一桩大麻烦。
若是史官在场,赵孝骞宴请二王这件事,一定能载入史册,跟赵匡胤当年杯酒释兵权媲美。
从某种角度来说,赵孝骞宴请二王其实就是杯酒释兵权的翻版。
宴席间一句正事都没说,但赵孝骞宴请二王,本身就说明了一种态度,一种逼他们让位的态度,不过方式很含蓄。
若不是二王身边的长史深刻分析,恐怕俩小屁孩到现在都猜不出这顿夜宴的目的。
第二天,延福宫的朝会继续,仍旧是大礼议的话题。
说实话,朝臣们这些日子争吵得有点烦了,大礼议根本已没有太多的新鲜依据和佐证,双方争执来来回回都是那些车轱辘话。
主张立嫡长的,反正祖制就是这么说的,你违反了,你就是逆臣。
主张立贤明的,反正大宋交到贤明君主手里,总比交到一个平庸昏聩的人手里强多了,你不想让大宋越来越好,你是逆臣。
来来回回争执不休。
今日的朝会,群臣原本以为还是跟前几日一样,继续毫无意义的争吵,谁知朝会刚开始,章惇却拿出了两道奏疏。
两道奏疏分别是燕王赵俣和越王赵偲的。
奏疏上的意思明明白白,我们还是孩子,还是一百多月的宝宝,无才无德也无能,皇位之事我们就不参与了,请朝臣自觉忽视我俩。
……我们还要上学读书呢。
不得不说,这两道奏疏就像两颗炸弹,把争执不休的双方阵营炸了个外焦里嫩。
尤其是主张立嫡长的朝臣,更是悲愤莫名,痛心疾首。
我们还在为你拼死拼活争皇位,结果你们自己投了?
这特么是人干的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