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0章李阎王 (第3/3页)
消息传到城西、城南的青鱼会等中小帮派耳中,激起了阵阵兴奋涟漪。
酒肆茶馆里,议论声嗡嗡作响。
“嘿!听说了吗?孔家那位鼻孔朝天的赵夫子,在江浙商会门口吃了瘪!被人用刀指着骂回来了!”一个满脸横肉的汉子猛灌了一口酒,声音洪亮。
“真的假的?什么人这么大胆,敢跟孔家叫板?”同桌的人瞪大了眼。
“还能有谁?就是前阵子道上疯传的那位‘李阎王’——李衍!”
旁边一个消息灵通的瘦子凑过来,眉飞色舞地讲着,“那可是个狠人!从咸阳到鄂州,从川蜀到洛阳还有京城,许多大事都有他的份!”
“对对对!听北边跑江湖的说,这李衍不仅武艺高强,已达丹劲宗师,还精通术法!成都妖王,北邙鬼帝,都是他给平掉的!”
不时有人补充着李衍流传在江湖上的“战绩”。
“啧,这下有好戏看了!”
“就是,孔家仗着圣裔身份,垄断了多少买卖?平日里没少给我们下绊子。这下踢到铁板了吧?活该!”
言语之中,带着幸灾乐祸。
虽然此事与他们无关,但看大人物吃瘪,免不了让人心情愉悦。
就在济南城因一扇商会大门而暗流汹涌、议论鼎沸之际,位于城北的德王府内,却是另一番景象。
德王府占据小半个济南府,府邸气派非凡,朱门高墙,金钉兽首。
巨大的汉白玉石阶,通向正殿“承恩殿”。
殿内正在举行一场规模盛大的宴会。
红毯铺地,彩灯高悬,精致的宫灯散发出柔和而明亮的光芒。
殿内主位自然是本代德王萧宏,他身着常服蟒袍,虽面带微笑,眼神深处却有一丝不易察觉的疲倦与深沉。
下首左右两列长案,坐满了本省的布政使、按察使、都指挥使等高官,以及孔家地位最为尊崇的长老孔贞元、几位与王府关系密切的大儒名士和富商巨贾。
案上珍馐美馔罗列,金杯玉盏闪耀。
丝竹管弦之声悠扬悦耳,身着羽衣霓裳的舞姬翩翩起舞,水袖翻飞。
觥筹交错间,官员们说着恭维话,富商们小心翼翼地应和,气氛一片融融。
卢孝武也在其中,已经喝得有些微醺。
望着这奢靡宴会,他面色如常,心中却满是激动。
虽说耗费巨大代价,但却终于挤进了这个地方。
只要经营得当,便是彻底站稳了脚跟。
就在此时,一名王府长史悄无声息走到德王萧宏身边,俯身低语了几句。
长史禀报,正是发生在江浙商会门前的冲突。
德王脸上的笑容淡了几分,手指在玛瑙酒杯的杯沿上无意识地摩挲。
与此同时,孔贞元也收到了信,面色陡然阴沉。
他猛然起身离席,愤然道:“王爷,城中有妖人悍然劫狱、打伤官差、私设禁地,已是公然对抗朝廷的叛逆,力请德王下令调动济南卫所官兵围剿江浙商会,以正国法!”
此话一出,大殿内顿时一片死寂。
德王萧宏端着金樽的手微微一滞,沉默不语。
“王爷?”
孔贞元有些遗憾,但也没多想,仍愤慨请求出兵围剿。
但渐渐的,他却发现不对。
德王只是皱眉犹豫,没有搭话,其他官员则垂首看胸,好像根本没听见。
而坐在末位的卢孝武,眼中却闪过一丝精芒。
正所谓当局者迷,这孔贞元只顾着争衍圣公之位,却不知城中局势。
一来,德王萧宏与江浙商会、开海派关系莫逆,齐鲁开海后的商税大半仰赖于此,双方还决定共同成立船队出海。
二来,这李衍可非寻常草莽。
其江湖颇有威名,是书院供奉,被京城诸多要员看重,不可乱来。
更重要的是,他收集到消息,德王因坐镇藩地错过了蒸汽机头啖羹,心中很是不甘,这次宴会正是要与江浙商会合作,联合济南城其他势力,争取此事。
而眼下,江浙商会被围,李衍和孔家斗气。
德王不想丢了机会,也不想得罪孔家,因此为难。
这是个机会!
卢孝武一咬牙,当即越众而出,躬身长揖:
“王爷容禀!此事牵涉甚广,需小心处置,在下不才,愿前往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