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二章 真爸爸(加更四合一) (第2/3页)
地忙碌着,显然是主人刚刚回府,陈易刚踏上台阶,便见安南王在一众亲卫的簇拥下,正从另一侧的回廊转出。
安南王依旧是一身玄色劲装,外罩墨色大氅,眉宇间带着长途跋涉后的淡淡倦意,却丝毫不减那份沉凝威严。
两人目光在空中短暂交汇。
秦青洛的眼神锐利依旧,似乎穿透了陈易身上尚未散尽的寒气,她几不可察地微微颔首,并未言语。
陈易亦拱起手,道了声礼,随即侧身让开道路。
两人之间弥漫着一种公事公办的疏离。
安南王的身形远去,陈易则稍作停顿,整理了一下衣袍,想了想后朝着上书房的方向行去。
他在上书房外的大厅等了没一会,便有婢女引他进去。
书房内,光线幽暗,只有书案上那盏孤灯散发着稳定的光芒,空气中墨香依旧。
陈易步入书房时,秦青洛已端坐于书案之后,大氅解下挂在旁边,正凝神看着桌案,她面前堆放的不是奏章,而是数本厚薄不一的线装书册和几卷发黄的卷宗,看起来年代颇为久远。
书案一角,甚至还有几片残破的、刻着古怪符号的骨片或石片。
“下官参见王爷。”陈易拱手。
秦青洛抬眸,示意他免礼:“回来了?外出一行,如何?”
“幸不辱命。”陈易言简意赅,将雪山之行的情况,包括遭遇异端几人的伏击,以及最终找到“心想事成池”,其中整个过程清晰地复述了一遍。
他隐去了东宫若疏许愿的荒唐细节,以及交换的秘密,只强调了池水的诡异特性和自己获知传承所在的结果。
秦青洛静静听着,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书案上的卷宗。
“心想事成池…………”秦青洛低声重复着陈易提到的那个古奥音节,“那是梵语。”
她目光扫过面前堆积如山的古籍卷宗,语气带着一丝疲惫却异常专注,
“自上次你提及乌蒙口中的‘光暗无界,人可代神’以及那圣火令残片,寡人便觉此事非同小可。
这几日,已命人从王府秘藏及止戈司案牍库中,调阅了所有关于明暗神教内部倾轧、尤其是关于所谓‘异端’的记载。”
陈易的目光也落在那些书籍卷宗上,不少书页已经泛黄卷边,有些卷宗的封皮甚至带着虫蛀的痕迹,显然年代极为久远。
如此浩繁的卷帙,秦青洛显然在他离开的这段时间投入了大量精力查阅。
秦青洛拿起其中一本最厚、封面漆黑如墨的古籍,书页在她翻动间发出沙哑的声响,她翻到中间某一页,指着上面一幅模糊的、线条粗犷的版画插图和几行晦涩的古文,
“你追查的线索,指向的绝非寻常异端,据这些尘封的秘录记载,约莫五十年前,神教内部曾发生过一场惊世骇俗的分裂与清洗,而其中许多人的姓名事迹要么被有意隐却,要么杂乱无章。”
历代王朝为前朝修史,尚且曲笔颇多,乃至重重抹黑,何况是同一教内的宗派之争,陈易微微颔首,成王败寇的事谁都明白。
“不过,总归有些事是如何都隐不去的,譬如……”秦青洛顿了一顿,而后问道:“你可知当年那位与公孙官分庭抗礼的异端是谁?”
陈易疑惑道:“谁?”
“清净圣女。”
话语虽轻,这四个字却如惊雷烁过。
陈易瞳孔一缩,面容上出现了一丝明显的震动。
“寡人初见亦是错愕,可略一思索,道理也说得通,神教历代圣女间传承有序,然而到了这一代,清净圣女怎会如此年幼?”
陈易收拢错愕的心绪,与殷听雪不再是从前的仇人,也不再是主妾,她不再逃了,还喜欢起他,二人间郎情妾意的生活,早已把那几个字掩去,他都险些忘了,殷听雪正是清净圣女,与明暗神教有千丝万缕的关系。
秦青洛所言非虚,智慧、大力两位老圣女都是七老八十的年纪,祝莪也早为人妻,独独殷听雪与她们差了起码一辈,陈易还记得自己撷取她时,她不过虚岁十六。
秦青洛显然预料到了陈易的反应,她指尖重重地点在那版画插图上。
那图画虽模糊,却依稀能辨出一个女子轮廓,身着象征清净圣女的素白长袍,立于一片混乱的光影漩涡之中,姿态圣洁无暇。
“正是她,其名讳在教内已被彻底抹去,所有记载皆以‘邪见者’、‘逆神女’代称。她似乎天赋卓绝,教经论辩无人能及,纵是彼时雄才大略的教主公孙官,于教义玄微处与之辩难,亦能逼成平手,实乃百年罕见。”
秦青洛的嗓音平缓:
“然而慧极必伤,她竟质疑明尊的唯一,认为明暗本自同根,一体两面,非悬于九天之外,实蕴于方寸人心。此论一出,石破天惊,更甚者,她竟倡人可代神等邪说,舌灿莲花,蛊惑信众。”
陈易沉默着,消化着这些信息。
孤灯灯芯燃烧发出的轻微噼啪声,陈易的脑海中瞬间闪过纳西长老爬向“心想事成池”时的狂热,西古魂魄碎片中关于“复活某人”的模糊信息……
“你有何想说?”秦青洛注意到他在思考。
陈易片刻后道:“下官想…可能那群神教异端寻找心想事成池,不只是为了复活这位清净圣女,而是想…这心想事成池是她的…力量来源之一……反正,定然她计划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这般一看,你想找的持世明使的传承,或许也是一样。”秦青洛顺理成章道,“否则,公孙官也不会让你去找。”
陈易听到这句话,眯了眯眼睛,兀然从那行事诡谲的魔教教主捕捉到了一丝脉络。
此前他上山与之一面,后者对他的说法既无肯定也无否定,表达似是婉拒,近日却又让祝莪传话,点出金纸的用意,如今一看,什么神神叨叨,什么灯火之论,搞半天,似乎就是借刀杀人啊。
孤灯的光晕在他脸上投下明暗不定的阴影,
只不过为何非要借自己呢?
一时许多思绪浮过脑海,但难以抉择,陈易敛了敛眸子,眉头紧蹙,沉浸于思绪。
秦青洛默默看他,目光沉凝,不知怎么,她忽觉他沉思时有几分耐看,于是目光愈发沉凝。
半晌后,陈易呼出一口气,笑道:“不想了,做好预备就是了。”
秦青洛沉吟片刻后问:“你不去上山质问?”
“不必,问不出结果。”陈易以平淡得不能再平淡的语气道:“他要是想借刀,我便会让他看看,这把刀……最终会斩向何处。”
秦青洛敛起蛇瞳。
他是见小利而忘命之人,固然叫人鄙夷,只是正因如此,此时,竟有几分生死置之度外的气概。
她些许心绪不露于面,可是,在关于美色方面,陈易是个极其细致入微的人。
陈易瞥见一旁搁置的大氅,随意问道:“怎么穿大氅,不热吗,穿太厚了不好。”
“武夫到了一定境界,冷热自决,你不会不知。”
“下官只是一片拳拳之心在王爷身上,有些关心测乱……”陈易拱起手,话音真挚道。
书案后的硕人女子只是微微讥笑,张口吐字道:
“拙劣。”
她看见陈易登时哑口无言,嘴巴张了张,只得把头低下来。
“不必乱献殷勤,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打一棒子再给一甜枣,再如何厌恶此人,这点御人之道还是有的,秦青洛缓缓道:
“哪怕只从能耐来说,寡人都很看重你,做你当做的事便好,冷暖之事自有王妃关切,寡人召你来,不是为了这点鸡毛蒜皮。”
“是,下官明白。”
说着,陈易告退了出去。
秦青洛垂下头,拉近了些灯火,用剪子剪开,亮了些后便伏案批阅案卷。
没到小半个时辰,忽听书房外有些许动静,随后听见响起一声婢女略显迟疑的通传,
“王爷,王妃请见!”
秦青洛微微蹙眉,道:“召。”
一道身影转入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