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ap.4xiaoshuo.org
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刘山民的心思 (第1/3页)
刘山民接到侄子的电话后,并没有意外。
和李龙虽然只见了三面,但他觉得这个年轻人很聪明,很能把握住事情的关键。
自己的侄子做事中规中矩,优点是在目前这个复杂的环境下(跨国)不至于出事,缺点也很明显,不好变通。
有些需要打通关节的渠道,他走不到这一步。
至于另外那个比较聪明的侄子,他不敢叫过来,是因为那个容易乱来,同样是这样复杂的环境下,他有可能把握不住度,说不定就会成为被镇压的对象。
所以让刘高楼做这件事情,虽然赚得有限,但稳妥。
刘山民在那边已经稳定了一定的势力,能够源源不断的把国内需要的一些重要零件、器械等东西通过正常渠道运回去,但他在那边需要的,可也不仅仅是钱。
虽然那个老大帝国还有几年才会垮掉,但是就在目前,它已经展现出了一些混乱的迹象。
在它的欧洲部份,吃不起饭的情况已经频频出现,而哈国虽然是农业国,但轻工业制品还是很缺的。或者说本身这个老大帝国的轻工业体系就不很健全,所以从目前的角度来看,什么都缺。
虽然在那边也缺美元,但从黑市是能搞到的,白这些生活物资也能搞到,但价格奇高,通货膨胀一直在持续。
所以刘山民需要那三车作为引子,以后可能还需要更多的东西。
但现在,能拿到三车,说明他有渠道,就这一点来说,他和李龙是有合作基础的,而且希望继续和李龙合作下去。
这也是双赢。
从这里拓展开去,刘山民已经开始想着现在这边缺的,国内有的都有些什么东西了。
而换了一个思路后他发现,原来自己是没基础,所以在那边打拼了几年,走的是用钱换东西的路子。
但如果现在的角度去走,就用国内普通的生活用品拉到那边去,然后再换成国内需要的那些物资——其实那些东西,至少在明面上是不允许运到中国的。
但这个时候的边境管控,物资管控已经不是表面上的那么严格的。
生活物资的缺乏让一些人开始钻空子,而管控的那些人拿到一些好处后,对一些事情也视而不见。
没办法,都要生活。
现在还算好的,等那个老大帝国倒下去后,那个时候才叫混乱呢。
刘山民自己也没意识到,在李龙这个变量出现后,他即将踏上一个和正常历史轨迹完全不同的路子。
而因为拥有了物资,他在那边的日子会越来越顺,能接触到的东西越来越多,甚至于一些以前想都没怎么想到的东西,他都开始接触。
而一切的一切,都是从三车白开始的。
或者说,从山里的一个小木屋开始的。
而现在,他只是在计算着三车白拉到哈加盟国后,能换来多少东西,转换到黑市换成美元后,是盈利了还是亏了?
因为需要支付的美元并不多,所以刘山民觉得就算亏自己也亏得起。
但在和自己在这边的合作者商量,讨价还价之后他发现,这三车白能换来的美元,远比自己想像的要多的多!
这就妥了!
他已经开始期待以后会从李龙那里换更多的东西了。
当然,前提是平安的把三车运到那边去。这方面,他有渠道,不需要担心。
李龙带着刘高楼去了厂,装了三车十二吨的白砂后,目送他们离开。
他现在也希望得到的是双赢。
厂需要外汇,李龙需要羚羊角,刘山民需要白。
三方合作共赢。如果这一次合作成功,接下来就不止一次。所以刘高楼走后,李龙并没有离开,而是又去胡科长那里坐了一会儿。
胡科长对这次合作也抱很大的希望,现在和李龙坐着谈事,已经不再像以前了。
以前胡科长和李龙坐一起,还是有点优越性的。毕竟作为一个大厂的科长,级别和资历在那里放着,看李龙颇有点俯视的态度。
现在呢,短短几年,李龙已经开始做跨国生意了,虽然目前头一单还不一定能成功,但李龙在他那里,已经从一个年轻小辈,升格为平等的合作者了。
所以这谈话的语气和态度自然而然的就发生了变化。
李龙倒没在意,他一步步成长起来的,这样的事情发生也不是一次两次了。胡科长自己也没意识到,但和李龙说话就不是那么随意了。
胡科长主要还是想问一下刘高楼他们在那边的情况,李龙就说了自己和他们的前两次合作,然后有意无意的透露了一下,刘山民上次过来,是县里领导作陪一起吃饭的。
胡科长就自己联想起来了。
这种事情不能说的太透,李龙也不好把刘山民在乌城火车站说的那些拿出来,那话刘山民说给自己听,当时完全是出于倾诉的需要。
所以李龙就只能把这些话都藏起来。
因此在李龙的描述里,胡科长觉得刘山民就是一个执行特殊任务的人,有官方背景,在哈加盟国那边有很大的影响。
不然不可能随意就送过来几车药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4xiaoshuo.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