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咱做了一回国际中间商 (第2/3页)
能给骆驼卖那大杀器了。
但是私人有些也需要外汇啊,厂子也是一样啊。能返到厂子里的就非常少了。好在厂需要的原料什么的国内就有,公账上用不到。
但私人不一样啊。
“我会尽量和那边商量。”李龙笑了笑,“如果把送过去,让那边接货的人在付货款的时候,声明返到厂子里的比例,你看……”
“这个……”不确定的事情,胡科长也不好直接拿主意。
他想了想说道:
“你如果不急的话,等一等,我去和领导汇报一下。”
这时候普通人基本上用不到外汇,能用到的基本上都是领导。领导和领导的家属到国外参观学习交流,能换到的外汇有限,想买的东西太多,就只能私下里想办法。
这是个机会,胡科长也相信李龙不会骗他。这个年轻人做事靠谱,这种信任是一次次的合作换来的。
胡科长站起来,李龙也跟着出了办公室。胡科长觉得这小伙子真是知进退,叫了个人把李龙带到会议室去,他才去找领导。
等回来的时候,胡科长脸上带着笑,说道:
“领导同意了,你可以先把货拉走,等回款的时候,再和我们交接。当然,这么大的单子,我们是要签个合同的,你得先交订金。”
“人民币还是美元?”李龙问道。
“什么意思?现在你就可以支付美元?”
“没有没有,我就是问一下。”李龙笑了笑,“请科长放心,我一定会促成这笔交易。”
“我相信你。”既然都已经同意了,胡科长自然也不会说丧气话,“等你的好消息。”
和隔壁的交易用的也是美元,外汇就认这个。虽然苏联的本币是卢布,但双方交易用的是美钞,这时候美元是真的霸权。
李龙跟着胡科长去签了合同,交了一万元的订金,接下来就是拉货。
李龙拿着合同和批条,开着吉普车离开了厂,回县里去找刘高楼。
他有把握刘山民那边会同意。
胡科长在窗户前目送着吉普车离开,有人在他旁边问道:
“老胡,你觉得这件事情能成吗?这年轻人……”
“小李办事还是放心的。”胡科长说道,“以往办事,每一件,都超出我的预期。我想着这一次也差不多。”
“现在的年轻人,了不得啊。”那个人感叹着。
“年纪轻轻就是全国表彰的先进个人,能开吉普车,还开了个收购站……”胡科长笑了笑,“不是普通人。”
他也想看看李龙能给他带来什么样的惊喜。
十来吨的白在厂这里并不算什么,其实他也能批,但不会那么容易,没想到这一拒绝,竟然引来了一个惊喜。
李龙开车去了招待所,刘高楼正在招待所里看书,这倒是让李龙有些意外。
这时候除了星期天,白天是没电视的。
“事情办成了?”刘高楼看李龙找过来,第一句话问的就是办的事情。
“成了一半。”李龙说道,“这事得和你叔商量一下。”
“怎么商量?”刘高楼问道,“我叔现在也不好联系啊。”
“人家要外汇。”李龙很直白的说道,“是有的,要更多的都有,但要一定外汇支付。头一回是一半人民币一半外汇。”
刘高楼有点不愿意。
外汇官方牌价和私人兑换的比率差别太大,如果用外汇来换,那亏不少。
“你我都做不了主,问问你叔吧。”李龙笑了笑说道,“白在咱们这边两块钱一公斤,到了那边就不一样了。咱们这边算是日常用品,但在那边是紧俏货。”
刘高楼瞬间就明白过来了。
自己拉回来的这三车货其实拉到口里,能换来的钱更多一些,这一点刘高楼很清楚。口里也有白,但想要换到,就难了。
而且去口里,自己的这三车货能不能保住就不好说了。他不是没见识,知道这一路几千公里过去,绝对不可能像从霍尔果斯到玛县这么平安。
所以刘高楼清楚,这件事情,只能从李龙这里来做。
至于刘山民答应不答应付一半的外汇,那就是他的事情了,刘高楼只负责传话。
实在不行就先把货款拿到,再找其他渠道。不过刘高楼觉得,李龙这边应该不会不讲信用。
至少他叔对李龙是再三夸奖的。
刘高楼说明天才能去给他叔打电话,李龙就开着吉普车回了大院子。
韩芳已经开学了,明明昊昊也被送到了幼儿园,李龙和顾晓霞两个,谁有空谁就接。
为了能接明明昊昊,顾晓霞的自行车进行了改装,前后面加了儿童座椅,能坐两个孩子。
就是上车比较麻烦,不能从前面上也不能从后面上,得先把腿搭上去,再踩着脚蹬子往前骑。
李龙准备饭菜的时候,屋子里的电话响了。
李龙擦了擦手去了卧室接电话。
电话是老娘打过来的。老娘杜春芳有两天不见李龙过去,就打电话过来聊两句,也不说多。后来听老爹李青侠说,老娘打电话都是数秒的,因为她听说电话是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