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九十八章 来两车试试货! (第2/3页)
地边上。
“看看,看看!认真点儿!”玉山江大喊着,“你们都看着点儿,要是没发现,收割机可能就坏掉了,到时你们就得拿着钐镰去打草!”
说实话谁也不想拿钐镰打草了,所以接下来大家搜索起来就用心的多。
李龙还在一小块稀疏的草地上看到了长出来的美味蘑菇。
他也有些意外,这种蘑菇一般是生长在平地上的,怎么这里也有?是孢子飞到这里来了还是什么其他情况?
草里蘑菇不多,偶尔会有一大片那种伞盖子特别大的,跟草帽似的,但大多都已经腐败掉,里面长满了蛆虫,不能吃了。
李龙没捡蘑菇,一边仔细看着一边和其他人闲聊着,后面哈里木他们已经开着拖拉机割了过来。
很快,山谷里就弥漫起了青草汁的味道。
等中午吃饭的时候,做饭小伙子还端出来一盘野果子,说是山里摘的。李龙看得出来应该是野苹果树,苹果比较酸,但开个胃还不错。
中午吃饭过,李龙就让玉山江给撵回去了,他说打草他们这边的人在就行,李龙自己有事,就不用在这里呆着了。
临走的时候,玉山江给李龙手里塞了一块石头,哈里木则给他塞了一块狗头金,和孩子橡皮那么大。
山里资源这么丰富吗?
李龙仔细看了看,玉山江塞给他的是一块宝石原石,应该是海蓝宝石的那种,颜色有点淡,但没什么瑕疵,很漂亮。
只能说,这两个人的运气也非常好了。
“拿着吧,我手里还有呢。”哈里木不容他拒绝,“有一条沟里,我捡到几块,最大的留给我羊冈子了,还有一块给我妈妈,这一块给你。”
好吧,李龙算是他家子里的一口子吗?
李龙笑笑,没说什么感谢的话,冲他们摆了摆手,然后就回去了。
回到县里,李龙先去了收购站,把那些皮子卸下来。
一起卸车的孙家强看着这些皮子,笑着说道:
“不得不说,山里这些朋友剥皮的本事真好!这皮子上都没多少油,清洗起来方便的多。”
一边卸一边数,除了两张大熊皮外,还有十一张狼皮、十五张鹿皮和十二张野山羊皮。
玉石李龙没卸,直接拉回到了大院子放在了墙角。哈里木的闲房子里,玉石还有好几块,李龙带回来的这四块,两块质量一般,两块质量不错。
不过都放在一起了。
至于那块狗头金和宝石原石,也放进了地窖里。
前两天他去乌城看到刘山民那次,把裱画店裱好的画带了回来,原本是打算再裱一些的,对方说目前有事,得等到十月份才有空。
李龙观察力不一般,他能看出来画没有被人调包,所以比较放心。
贵是贵一些,但放心。
他也没打算多放,每次放二三十幅,就算损失了也不那么心疼。
放下东西后李龙没事,杨大姐没回来,韩芳带着明明昊昊去肉干加工坊玩了,李龙就准备做饭。
晚上不能吃太油腻,虽然有馒头,但他想吃发面饼子,便干脆和了面,发面的时候又去挤了羊奶打算煮一锅,然后炒两个菜。
明明昊昊都不能吃辣,他打算炒辣子鸡蛋,辣子洗好后平着切开,把里面的辣筋抽掉,这样就不辣了。
鸡蛋多打几个,毕竟一大家子人呢,至少得炒两盘才够。
这时候新鲜洋芋还没下来,便想着再炒一个家常菜,西红柿、茄子辣子一起,不放肉的那种。
辣子炒鸡蛋要快速,很快就能熟,所以最后炒,这个菜炒起来比较慢,主要是长茄子要炒到糊才好吃,所以先炒。
菜备好,李龙没先炒,而先过去看了看面,面发好后,直接撕成一团一团的,揉完后擀成饼状,在饼里炕了起来。
就锡伯大饼的样子,一面大花一面小花,闻着麦香味儿十足。
新面就是好!
正忙碌着,有人敲门,李龙喊了一声进来,结果进来的是孟海。
“嘿,你咋来了?刚好,来来来,刚炕出来的发面饼子,来一块?”
“行啊,我有口福啊。”孟海也不客气,笑着去洗了手,然后接过饼子边吃边说了起来。
原来孟海是过来交公粮的。
“我的麦子装了十五袋子,”孟海一边吃一边说道,“差不多有个七八百公斤。”
装麦子和玉米用的尿素袋子,一袋子装四五十公斤;装油葵和水稻用麻袋,一麻袋也就五六十公斤。
这样的重量一个成年人刚好能搬起来,这就是老百姓的智慧,不能太重——倒不是太重搬不起来,要考虑到搬那么多,一袋子就不能装太多。
“交完公粮,剩下的够不够吃?”李龙随口问道,“种经济作物没有?”
“没有种。”孟海摇了摇头,“我家的地里,就种了油葵、苞米和麦子,够交公粮的,剩下也够吃。至于钱,有你在,我们赚钱有路子,就不需要种经济作物了,我们那边地少,又冷,种啥都划不来。”
半块饼子吃完,孟海拍了拍手,把提着的两个桶拎了过来。
一桶苹果,一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