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77章 我成了李世民的御用瓷匠?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页 回目录
    第77章 我成了李世民的御用瓷匠? (第2/3页)

的、可以说是离奇的故事,都有点儿发呆:

    “此番下山,是为了收集……五金精英,”他飞快瞥了一眼帐篷角落乱七八糟的矛头剑刃,假装不经意地挪开目光:

    “镇压……阴晦之气,让山川社稷,在遇上大灾大难的时候,不会大量滋生厉鬼恶妖?”

    “正是。”楼云恭敬拱手:

    “殿下若是不信,我们可以施法,让殿下亲眼看看战场沉积的戾气恶气,再看看镇压、化解的效果。殿下?”

    殿下的目光往旁边转了一转。沈乐努力板起脸,装作十分严肃的样子,跟着点头拱手:

    “是的!用来镇压的瓷塔,是我负责烧制的。殿下如果有空,有人手、有瓷窑,我甚至可以现场烧一窑,证明给你看!”

    ……现场烧一窑就不必了。李世民仔细观察了一下眼前两个人的神色,大概已经有了判断:

    他们说的是真话,至少,是他们认为的真话。他微微一笑,起身拱手:

    “既然如此,那就劳烦两位道长,稍施妙手吧。能够略略安抚地气,让亡者安息,也是功德一件。”

    他大踏步走出营帐。帐篷里,沈乐目送帘子落下,还没来得及松一口气,已经被师兄一巴掌拍在背上:

    “怎么说话呢?跟秦王殿下说话,怎么‘你’啊‘我’的?!”

    “啊这……师兄我太紧张了,一紧张,我就真的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李世民似乎真的把他们的话放在了心上。第二天,就有一位身着青色官袍、气质儒雅的文士,步履沉稳地踏进两人的军帐:

    “打扰两位道长了。在下姓杜,名如晦,奉殿下军令,带人助两位道长疏导地气、安抚亡魂。”

    沈乐双眼一亮:

    杜如晦!

    初唐名臣,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房谋杜断”的杜如晦!

    有他帮忙,收集五金精英什么的,几乎用不着楼云和沈乐自己要死要活,踏遍整片战场。杜如晦直接拿出地图,铺在两人面前:

    “以二位道长看来,虎牢关战场应该如何安抚,‘镇煞瓷塔’又该设立在何处?”

    楼云皱着眉头盯住地图。这地图在将领眼里,或许已经足够详细,可以让他们照着地图指挥谋划;

    但是在他眼里,这地图还是太过简略,依靠上面的山形水势,完全想不出地脉走向,也推测不出地煞会沉积在哪里。

    ——看来,还得自己亲自走一遍,或者飞上去俯瞰一下?

    “杜先生,此事需分两步。”沈乐见他不说话,就指着地图,抢先开口:

    “其一,便是这虎牢关战场及周边。大战方歇,亡魂怨气与战场遗留的兵戈煞气交织,最易滋生阴晦。尽快清理五金精英,就能让兵戈煞气失去依归,怨气想闹,也不容易闹起来。”

    杜如晦点头:

    “秦王殿下亦有此虑。战场清理,尸身埋葬,本就是大战之后的常事。二位道长所需之……‘五金精英’?也可着专人优先收集,送至二位指定的,炼炉?”

    “东西送来就行,道门自有熔炼之法,倒是不用炼炉。”楼云回过神来:

    “对了,我明天给您一些符篆,让士兵佩戴,遇到五金精英,自然会指示方位。此事重要,多多拜托!”

    “其二,就是烧制瓷塔、寻找地脉。师兄长于地理,至于瓷窑……”

    “此事易尔。”杜如晦微微一笑,胸有成竹:

    “关内便有官窑,虽以烧制日用陶器为主,但窑炉可用。所需物料,我即刻着人调拨,并派工匠听候道长差遣。”

    有了秦王的支持,哪怕只是一支小队的支持,效率与沈乐之前在战场上苦哈哈地捡垃圾,也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秦王的士兵们手持特制的、刻了符篆的磁石,或者楼云紧急画出的符篆,在战场上仔细搜寻。

    而是成车成车的断裂刀枪、箭簇、甲片残片,被源源不断地运回关内。虽然大部分都是回炉重造的命,但是其中总有极少的一部分,能够提炼出五金精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