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零九章 消息灵通 (第3/3页)
她不影响官府运行,官府也不要有意为难她。
大家就按照世俗做一对普通的官民。
一般来说,第三种状态才应该是常态。
也只有第三种状态成为常态时,这个世界才健康有序的发展。
所以在初三那日,汪县令陪同妻儿过来烧香,潘筠只抬头看了俩人的面相一眼,便知道了该用怎样的态度对待他们。
潘筠只当做平常,恭敬有礼的接待了他们。
这让汪县令心情好了许多,脸上露出笑容来,特意多问了几句:“王小井等人在倭国如何?”
王小井他们一开始的离开是秘密,但县衙在几次回访找不到人之后,便从部份家属口中知道了他们的去向。
汪县令不知道蔡晟是怎么想的,反正他想得挺开的。
在他看来,这些当过反贼的县民,只要不是在乡间横行霸道,或是跑到福建去参与邓茂七的起义大军,他们干什么他都能接受。
去倭国挖矿,那就更好了。
这次刺头去番邦,总比留在县里好吧?
不过,到底是自己的子民,作为父母官,汪县令还是要关心一下的。
他希望潘筠能用她的善良和宽容感化他们,让他们回来时能消除心中戾气,并拥抱爱与和平,要是能再影响一下家人和邻里,创建和平友爱的玉山县,那就更好了。
所以他详细询问了王小井他们在倭国的生活情况,包括但不限于住宿、饮食和医疗。
当然,最重要的是他们的劳作时间和报酬。
当初他们高举反旗,不就是因为挖矿时间长,报酬又极少吗?
所以他来回询问这两点,紧盯着潘筠脸上的表情,直到确认他们似乎真的报酬不错,这才放下心来。
最后他才问了一下:“若他们决定回国,要怎么回来?”
潘筠:“海禁打开之后,温泉津町港和七尾港每年都有海船来回泉州港,以后,应该还有航线去往福州港和天津港,他们想回来,去港口搭船即可。”
汪县令:“回来的手续谁办?当初你带他们出海可是在海禁未开之前,一旦回来,市舶司会不会以此为由扣下人和财物?”
潘筠:“我已经在泉州市舶司给他们办好了身份证明,只要不遗失,按照我大明律法入关即可。”
汪县令这才露出微笑,颔首道:“看得出来,潘道长是真心为他们好,希望他们能真心悔过,将来能带着财物平安归来与家人团聚。”
潘筠也露出笑容:“有汪县令这样为他们担忧的父母官,我想他们会改得更好,也更愿意回来。”
汪县令一听,垂眸沉思道:“银矿作乱案错不在他们,你替我传话给他们,就说我说的,念他们劳作辛苦,心中尚有君父,我会让县衙放宽对他们家人的监视,只是每年的回访还要做,今年全县的劳役同样减三成,他们的家人亦在减免之列。”
潘筠一听,连忙掐手行礼:“福生无量天尊,父母大人仁心厚爱,贫道代众人谢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