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八百一十章 房闱显端倪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页 回目录
    第八百一十章 房闱显端倪 (第2/3页)

彩云见贾政这等暴怒,早想拉着宝玉离开,只她们是没正名的侍妾,这当口哪敢自作主张。

    听了贾母出言提醒,立刻如蒙大赦,两人扶宝玉仓皇出了大花厅,彩霞也跟在他们身后离开。

    贾母唉声叹气,那里还有心思听戏,让鸳鸯扶了她去后堂歇息。

    贾政见老太太如此,心中也觉得没趣,如今贾环都懂用功,本想再去宝玉院查验功课,严加督导管教。

    见到贾母如此情形,担心再闹动静,要气的老太太好歹,未免不可收拾,只好暂且作罢,悻然然离开大花厅。

    贾母和贾政都先后离开,其他人再坐那里听戏,未免有些不像,众人都只稍许坐片刻,便各自都散了。

    ……

    宁荣街,伯爵府。

    贾琮带姊妹们过两府夹道游廊,重新返回东府,还未到午时,空气冰寒,阳光却正耀眼,照得人暖融融受用。

    史湘云闷闷不乐,嘟囔抱怨:“这出《南柯梦》才唱一幕,我正听的得趣,就生生被搅黄了,当真扫兴。

    都怪二哥哥惹祸,他既知二老爷让他读书,就不该出去瞎逛,害的我们都没戏听。”

    贾琮笑道:“这有什么好抱怨,也是我们赶上了。

    云妹妹要爱听戏,过年请个戏班在东府唱,保管没人坏你兴致。”

    史湘云笑道:“这自然最好,三哥哥可不要空许诺,过年我就等着你的戏班。”

    迎春说道:“这些年因读书的事,二老爷不知生了多少气,打骂管教都没断过,宝玉也没见长进。

    其实读书举业之事,也不是人人都成的,世上读书人不少,能金榜题名有几个,即便宝玉不行也不稀奇。”

    贾琮说道:“这种道理老爷自然知道,但他一生醉心读书科举,因家事而无法如愿,自然寄希望于子嗣。

    当初先珠大哥少年进学,是老爷一生得意之事,只是先珠大哥英年早故。

    宝玉是老爷唯一嫡子,老爷自然将心愿转寄于他身上,哪知希望越大,失望就越大。

    宝玉如果真的苦心攻读,但天资所限难有成就,老爷也不会对他太过苛责。

    可宝玉根本就厌弃读书,还爱说读书禄蠹之言,这和老爷的志愿背道而驰,两父子岂能和睦得了。

    这是老爷多年心结,他自己看不破,旁人怎么都帮不上忙。”

    史湘云笑道:“如今二老爷也不需看破,他不是说环兄弟痛改前非,如今读书很是用功。

    总之两个都是他的儿子,二哥哥不愿读书,环兄弟却肯读,二老爷也算有了指望。

    只是我一向都是清楚的,环兄弟和二哥哥一样,也是不喜读书的,如今突然转了性,也是真稀奇的。”

    贾琮笑道:“还不是三妹妹有本事,老爷多年严加管教,都没做成的事情,三妹妹不到半月就能办到。

    这项本事可厉害得紧,三妹妹要说来听听,让我们也长长见识。”

    探春听了这话,神情有些尴尬,想到那日设法激励贾环,他眼中从未有过的光芒,自然知道兄弟为何转性。

    只是这混蛋弟弟用功的缘故,实在太过荒唐古怪,自己怎也说不出口,而且也绝不便去说。

    只能强笑道:“三哥哥可太看得起妹妹,我哪有这么大本事,不过是环儿长大了些。

    比起原先更加明白事理,我刚巧又耐心劝了几句,没想他就听得入心了,我也实在没想到。”

    黛玉等姊妹听了也觉有理,都没有因此多想,唯独贾琮深知探春心性,听出探春话中隐含古怪。

    他猜想贾环转性读书,绝不是探春说的这种缘故。

    但不管到底是何缘由,能使贾环导正路途,那便不会有错。

    ……

    贾琮正和姊妹们闲聊,正见麝月迎面过来,说道:“三爷,方才江流传话进来,他办妥三爷的吩咐。

    如今正在外院偏厅候着,等三爷过去问话呢。”

    贾琮听了心中一动,他让江流访查秦勇的行止举动,必定是江流有所收获。

    等贾琮到了外院偏厅,江流早已等候多时,问道:“是否秦勇之事,已经查访出眉目?”

    江流说道:“确实已有收获,我这几日不仅暗自查访,日常也盯梢秦勇出入,打探到不少消息。

    秦勇虽是家生奴才,因一直没有派到职司,在府里没有正经事情,日常都在外面游荡。

    他的名声口碑也很差,平日结交市井无赖,赌钱打架,招摇撞骗,做了不少缺德事。

    宁荣街上不少旁亲,都在他手上吃过亏,但他爹娘先做大老爷管家,如今又成了二老爷管家。

    所以旁人对他多有顾忌,加上他对街坊所行之事,多为小恶,未酿大祸。

    街上这些贾家旁亲,日常都靠府上帮衬接济,旁人也不敢因小失大,轻易得罪秦显两口子。

    但是两月之前,秦勇却闹出一桩事故。

    秦勇已年过二十,因在府上口碑很差,各处管事嫌他手脚不干净,都不敢派他差事。

    后来跟父母分派到东路院,大太太听说他的恶名,也不让他沾惹院里事务。

    他在家中这等名声,每回府上丫鬟到了年龄,分配各处小厮许人,自然也轮不到他的份。

    所以秦勇二十多岁都娶不上媳妇,附近街坊说他对此事很是憎恨,对女色也愈发贪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