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5章 马腾 (第2/3页)
将刘范、前凉州刺史种劭、中郎将杜禀共同攻打李傕。
马腾上表称军队补给不足,奏请移驻池阳(今陕西泾阳西北),后屯兵于长平岸头(今陕西泾阳泾河南岸)。
韩遂听闻此事,率部前来劝解李傕和马腾,不久后马腾与韩遂联合,于长平观(今陕西泾阳县西南)被郭汜、樊稠等人击败,种劭[shào]、刘范等人全部战死,马腾与韩遂率部退守凉州。
后李傕赦免马腾与韩遂,双方讲和,并任命马腾担任安狄将军,韩遂出任安降将军。
李傕和郭汜为争夺权力,互相攻击,造成三辅动乱。马腾放弃东征计划,与镇西将军韩遂结为异姓兄弟,起初两人之间非常亲近友善,后马腾与韩遂的部将相互争夺地盘,成为仇敌。
马腾率部击败韩遂,后韩遂联合其他将领攻打马腾,并杀掉马腾的妻儿,导致双方的仇怨不能解开。
建安四年(199年),曹操派锺繇写信给马腾与韩遂,陈述利害关系,马腾、韩遂归顺曹操,各派儿子作为人质。
后东汉朝廷派遣马腾驻守槐里,晋升为前将军,授予假节的权力,爵封槐里侯。马腾镇守关中期间,北面防御胡人入侵,东面防备白骑(指鲜卑),举荐贤能之人,优待士人、怜悯百姓,受到关中百姓的爱戴。
建安七年(202年),袁绍死后,其子袁尚派遣河东太守郭援,与高干、匈奴南单于出兵攻打河东(治所今山西夏县),并派遣使者欲与马腾等人联合,马腾等人假装答应下来。
曹操派遣锺繇率部于平阳(今山西临汾)围困匈奴南单于,后锺繇派遣新丰(今陕西西安)县令张既和冯翊前去劝说马腾,但马腾仍旧犹豫不决,后再经傅干劝说,这才决定相助曹操,于是命令其子马超率部跟随锺繇征讨郭援、高干,大破郭援部众,马超部将庞德于战场上斩杀郭援。
建安十年(205年),马腾等人跟随议郎张既率部击败高干与张晟,斩杀张琰、卫固等人。
建安十三年(208年),因与韩遂不和,马腾奏请入京,于是东汉朝廷任命其为卫尉,曹操因其年老,派遣其负责值守宫禁。
马腾入京后,由其子马超统率其部众,东汉朝廷任命马超担任偏将军,爵封都亭侯。
建安十六年(211年),曹操攻打关右地区,马超与韩遂等关中诸将联合,拥兵十万,屯兵潼关起兵反抗,后兵败于曹操。建安十七年(212年),马腾受牵连被杀,并被夷灭三族。
马腾字寿成,是东汉伏波将军马援的后代,可谓身份显赫。当年马援曾帮助光武帝刘秀开创基业立下赫赫战功,光武帝让他们世代镇守西凉(今甘肃凉州一带),马腾就是在这样一个将门世家里面成长起来的。”
马肃,曾经担任凉州天水郡兰干县的县尉,官职跟郡守、刺史虽然没法比,但大小也是个官。但后来因意外失官,留在陇西与羌族人生活在一起。他娶了羌女后,生下了据说有混血基因的马腾。
因家庭变故,马腾年少时也很贫困,家里也没有什么大的家业。那他们家里的生活的来源如何呢?就是上山砍柴而后背着再到城里去卖,可以说马腾在少年时期吃了不少苦,受了不少罪。
如果生逢治世,没有什么大的机遇,估计马腾一生也就如此了。不过乱世出英雄,机遇可以说是到处都是。
东汉末年,一个叫做王国的人联合氐、羌族人反叛。凉州刺史耿鄙招募军队,马腾就在这时参了军。马腾性格贤厚,与他相识的人都很敬佩他。
马腾身材高大,五官很有轮廓,不久,他就在耿鄙手下凭借自己的英勇善战,立战功升为了军司马、偏将军。后来马腾反叛东汉,为凉州军阀之一。
董卓乱政时,马腾为西凉太守,与多路诸侯起兵应诏,为十八路诸侯之一。
董卓败亡后,其余党李傕、郭汜秉政,马腾被封为征西将军,同韩遂讨伐李傕、郭汜,但因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