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3章 张松 (第2/3页)
将山川处所等画成地图,因此刘备尽知益州虚实。
刘备到达涪城后,张松暗中让法正告诉刘备,刘璋前来,正好趁机将他拿下,不费一兵一卒就能夺取益州。
谋士庞统也认为,可以袭击刘璋。刘备认为自己初入益州,恩威未定,不可仓促行动,没有采纳。
刘璋与刘备在涪城欢宴百日,互相上表举荐官职。刘璋又资助刘备粮草器械无数,让他率兵进攻张鲁,自己则返回成都。
刘备率军北上到达葭萌(今四川广元昭化境内),并未立即讨伐张鲁,而是趁机树德立威,收揽人心。
建安十七年(公元212年),曹操南征孙权,孙权向刘备求援。
刘备于是向刘璋请求派兵万人,给予粮草资助,但刘璋只答应派兵四千,粮草减半,刘备不悦。
张松听说刘备要出川救援孙权,写信给法正,奉劝刘备如今大事垂手可成,不可错失夺取益州的机会。
张松的兄长张肃得知他阴谋卖主,担心连累到自己,于是把张松与法正两人的谋划告诉了刘璋,刘璋大怒,将张松诛杀。
刘备听说张松被诛,痛惜不已,趁机向刘璋发动进攻,很快就攻克了沿途关隘和城池。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夏天,刘备兵临成都城下,刘璋开城投降。
张松,字子乔,是三国时期蜀汉的一位官员,然而他的名声却不太好。
他以卖主求荣、为了荣华富贵而将刘璋出卖,以及贡献地图等行为,被人们视为巴蜀的罪人。下面我们详细了解一下他的生平。
张松出生于汉献帝永兴二年(154年),是蜀郡人。他身材矮小,皮肤黝黑,长相不扬,但才华出众,辩才无双。
他最初被任命为刘璋属下的益州别驾从事,被派遣至曹操处而不为其所存录,因此怀怨恨。
回蜀之后,张松劝刘璋与曹操断绝关系,并说璋连好刘备。后来,他与法正密谋奉刘备为主,又劝说璋迎刘备以击张鲁,这些建议都被刘璋所采纳。
建安十七年(212年),张松暗助刘备,结果被其兄张肃所告发,刘璋得知后怒而将他斩杀。
在历史上,张松的卖主求荣、背叛行为一直被人们所谴责。他的行为不仅导致他的名声变得非常糟糕,也最终导致了他的不得好死。
他的行为也成为了人们谴责他的罪行的证据。在巴蜀的历史上,他被永远地留下了“恶人”、“巴蜀罪人”的骂名。
张松是一个典型的权力斗争者,为了个人的利益,不惜出卖主公,暗助敌人。
他的行为严重违背了封建社会的忠诚和道义观念,因此被视为不忠不义的典型。
他的罪行也成为了历史的警戒,提醒人们不要为了自己的私利而背叛自己的主人和故乡。
总之,张松的行为是历史上的一大罪行,他的卖主求荣、背叛行为不仅违背了封建社会的道德观念,也伤害了巴蜀人民的感情。
他的不得好死也是罪有应得的结果。在历史的长河中,张松的名字将永远被人们记住,作为一个不忠不义的罪人的代表。
曹操作为一代枭雄,是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有勇有谋,能够用能人,在曹操统治期间,门阀势力得不到发展,反而寒门势力大有发展前途。
曹操用人不看出生,只凭能力,使得许多有识之士借曹操的平台实现了自己的理想和抱负。
所以说穷人要想有出头之日,就得读书,这是唯一的途径。曾国藩说:“读书能改变人的性情,甚至能改变人的骨相,改变了骨相,就改变命运了”。
但是,曹操在后期统一北方之后逐步膨胀了,有点飘了。
益州刘璋的谋士张松从益州来到许昌拜见曹操,但曹操看到张松个子矮小,长相丑陋,就没有重视张松,也没有给他封个官职,导致张松怀恨在心离开许昌。
后来张松联合刘备铲除了刘璋和张鲁,为刘备立足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