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1章 公孙瓒 (第2/3页)
世了。
公孙瓒大怒,认为他堂弟之死是袁绍导致的,亲自率军讨伐袁绍,冀州各郡也都纷纷叛离袁绍而转奔公孙瓒集团。
袁绍闻讯,急忙派公孙瓒的另一个堂弟公孙范前去担任渤海郡太守,以示友好。
公孙范赴任后就倒戈向公孙瓒,帮助其占领青州、徐州,使得公孙瓒的军力日益强盛。公孙瓒与袁绍也因此结怨。
除公孙瓒外,河北还存有三支强大的军阀势力。一是公孙瓒的上级刘虞,一是冀州牧韩馥,另一个则是韩馥手下渤海郡太守袁绍。
四方势力并不和谐,时刻准备吞并对方。此时袁绍与袁术反目成仇,袁术与公孙瓒、陶谦结成一派,袁绍与曹操、刘表又形成了另一阵营,河北成为两大军事同盟的对峙之地。
公孙瓒由于有了公孙范的助力,一举攻破青州、徐州,实力大盛,士气大涨,向界桥进军,以图与袁术包夹袁绍,将其吞并。
严纲任冀州牧,田楷任青州牧,单经任兖州牧向袁绍开战。
初平三年(192年),袁绍在广川县驻扎,公孙瓒与其在界桥附近开战。
公孙瓒带领三万勇将,麹义带八百善于作战的将士和一千弓箭手作先锋。
公孙瓒见麹义兵卒不多,轻敌大意,只是派遣骑兵冲锋。
麹义的其他士兵埋伏盾牌下面,等公孙瓒大军到前之后同时发动进攻,公孙瓒的军队大败,冀州牧严纲被生擒。
双方混战期间,公孙瓒残余骑兵攻至并包围袁绍所在。当时袁绍只有数十强弩兵,百多持戟步兵。
由于公孙瓒兵不知袁绍身份,在麹义引兵来救援时立即撤退。此后公孙瓒撤兵回到幽州蓟县,另筑城楼防守。
初平四年(193年)冬天,刘虞欲指挥十万余人攻打公孙瓒。部队中有个叫公孙纪的人,偶然得知刘虞的谋画,连夜将此事告诉了公孙瓒。
公孙瓒的部队此时分散在外,没有足够的兵力可以调动。公孙瓒担忧自己会被杀,计划逃跑。
刘虞仁政爱民,不许士兵侵扰百姓、烧毁房屋,军队又不经常打仗,所以久久无法攻占蓟县。
于是公孙瓒趁机挑选数百名骁勇善战之人,顺着风势纵火,强攻蓟县。刘虞兵败,退往居庸县。
公孙瓒乘胜追击占领居庸县,俘虏了刘虞及其妻子儿女。此时董卓被杀,公孙瓒为前将军,封易侯。
公孙瓒借此机会构陷刘虞曾和袁绍、韩馥密谋,妄图谋反称帝,并且强迫段训杀掉刘虞及其妻子儿女。
刘虞死后,公孙瓒吞并整个幽州,成为了当时北方首屈一指的诸侯。
公孙瓒界桥之战溃败退回至蓟县之后,袁绍派手下将领崔巨业率万余将士攻打公孙瓒,久攻不下,于是退兵而归。
公孙瓒在其撤退之时指挥三万精兵一直追击袁绍一众于巨马水,大破袁绍,击杀袁军七八千人。
而后又带兵南下,占领郡县,命令青州刺史田揩占领齐国。袁绍闻讯后增援了数万士兵与田楷大战两年之久,接着袁绍又命令其子袁谭接任青州牧一职,
在此期间,田揩败于其手,之后由于双方兵粮耗尽以及在天子派遣“持节抚慰天下”的使节赵岐的劝解下休战而告终。
刘虞曾经的部下鲜于辅听闻刘虞被杀之事后,联合齐周推举燕国的阎柔为乌桓司马,召集鲜卑、乌桓等地兵马,
共领幽州大军,带领汉、胡万余人与公孙瓒的部下邹丹在潞北交战,并将其打败、斩杀。
乌桓峭王又带领一万来人随鲜于辅一起与刘和军队、袁绍军队等加在一起共十万余人,联合攻打公孙瓒。
兴平二年(195年),公孙瓒部队被斩两万余人,在鲍丘被击败。
公孙瓒退守易京,在易京修固防御,两军对峙一年有余,麹义军队粮绝之后,众多士卒退走,公孙瓒趁机击败麹义部队。
同年旱灾蝗灾接连而至,百姓民不聊生,但公孙瓒不体恤百姓,结交商贩走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