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0章:我只是为了你好。 (第2/3页)
然很乐意配合:“那是,那是!以前?以前光给各种帮派交保护费就快让我破产了!州税、联邦税、保险贵得吓人,燃油价格一天三变,根本赚不到钱。”
这时,他甚至在镜头前熟练地拿出了两个文件夹,摊开在柜台上。
一个是旧的,贴着星条旗贴纸,另一个是新的,印着墨西哥鹰徽。
“您看,这是去年同期的账单。”他指着旧文件夹里的文件,
“电费、税费、燃油进货成本,我的天,简直是一团糟,利润微乎其微,再看看现在!”
他的手指点在新文件上,声音提高了八度,“税收减免了!燃油有补贴,价格稳定多了,电力供应也比以前稳定,因为军队保护电站没人敢破坏了,说实在的,对我这样做小生意的人来说,谁能让我的日子过得下去,能让我的孩子安全上学,我就支持谁,现在我能看到实实在在的好处。”
“有人觉得我不是美国人。”
“但我只想说,去他X的,如果能让我赚钱,我是印地安人也没事,墨西哥万岁!”
最后,记者“随机”采访到一位带着儿子来领新书包和文具的老人。
老人更是激动:
“美国?美国给了我们什么?除了没完没了的分裂、争吵、昂贵的账单和街上的毒品与枪战,还有什么?他们只会开空头支票,看看现在!我的孙子能安全地去上新粉刷的学校,我们能吃上便宜的食物,路上有墨西哥士兵巡逻,我们晚上能睡个安稳觉,这才是政府该做的事!我们做出了正确的选择!”
这些经过精心剪辑的采访片段,连同圣安东尼奥等地断壁残垣、反抗者尸体被拖走、幸存者被押上军车的黑白高清画面,通过哈里斯与布雷洛克旗下控制的电台、电视台和报纸,24小时不间断地在德州乃至墨西哥全境循环播放。
强烈的视觉和情感冲击,一遍又一遍地冲刷着每一个德州人的神经。
画面不断切换,形成赤裸裸的、不容置疑的对比:
一边是负隅顽抗,结果是家破人亡,化为焦土。
一边是顺从合作,结果是衣食无忧,安居乐业。
维克托的意图再明显不过。
他用最直白的方式,为所有德州人摆出了两条路:生存,还是毁灭。
效果是立竿见影且撕裂性的。
恐惧和实实在在的利益,开始压倒文化和传统带来的冲动。
最主要的是…
美国政府真的不当人…
如果有人了解过美国基层群众的生活法则就知道,那地方需要革命!
需要GC!
需要满足大部分人的利益,而不是小部分精英的奢靡。
在一些偏远但并非死硬抵抗的乡村,出现了分化。
老派的白人农场主依旧咒骂着把枪藏得更深,但他们的儿子或雇工可能会在深夜偷偷拨通举报热线,为了那笔能改变命运的赏金,或者只是为了换取家庭的安全。
白左组织内部出现了严重的不信任。
他们无法判断新来投靠的人是志同道合者还是墨西哥人的眼线,补给变得困难,藏身点随时可能被出卖,袭击依然发生,但频率和效果开始下降。
自杀式?
白左和黑人或者贩毒集团,没有这个信仰的。
这种豁出去命的战斗,他们可没这个胆量。
比抗战后的土匪还不如…
科尔·布雷洛克和贾斯汀·哈里斯不遗余力地执行着维克托的命令。
他们旗下的媒体成了宣传战的主力,他们甚至亲自出面,在一些刚刚“归顺”的地区举办活动,分发礼物,承诺投资,将自己塑造成“带来和平与繁荣”的德州新一代领袖。
尽管背后是无数鄙夷的目光和“叛徒”的低语,但在枪口和金钱的双重压力下,这种表演确实在发挥作用。
到了8月中旬,虽然零星的袭击从未完全停止,尤其是那些与贩毒集团勾结或极端意识形态驱动的组织仍在活动,但大规模、有组织的社区性抵抗浪潮,在维克托这套“大棒加胡萝卜”、辅以无情心理战的组合拳下,被硬生生地压了下去。
墨西哥军队逐渐恢复了对外部区域的管控,虽然代价高昂。
8月的一天晚上,维克托在国家宫听取卡萨雷的最终汇报。
“抵抗强度下降了百分之七十,大规模收缴工作基本完成。”
卡萨雷的报告简洁有力,但语气还是有些波动的,“截至目前,收缴的枪支总数达到2986000支,几乎能武装起另一个国家的全部军队,子弹…”
他说着翻了个页。
“子弹是1亿5千万发,足以让我们的士兵在不补给的情况下打一场持续数年的高强度战争。”
他看向维克托,眼神复杂:“这还只是开始。重武器清单长得超乎想象,从最新的反器材步枪到老旧的迫击炮,甚至还有十二门依然能操作的德国88毫米高射炮,它们被藏在郊区农场的地窖里,旁边堆满了锈迹斑斑但依旧危险的弹药。”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