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571章 遥想当年~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进书架 下一页 回目录
最新网址:wap.4xiaoshuo.org
    第571章 遥想当年~ (第1/3页)

    ~

    也就是在这种复杂的背景下,今日的宣室殿,才出现丞相窦婴跪地叩首,天子刘荣却无动于衷的怪异场景。

    ——在后世,丞相在内的官员跪拜天子,或许是稀松寻常,甚至是臣下应有的礼节。

    但在如今汉室——在战国遗风仍旧浓厚的当今汉室,君臣关系,主打的是一个君择臣,臣亦择君。

    在考察臣下时,君王要评判臣下的才能、道德,以及此人是否能为自己、为宗庙社稷所用;

    反之,臣下在选择效力的君王,亦或是决定是否要效力君王时,也同样要观察君王的胸襟、志向,判断君王是否能成为自己的伯乐。

    这是一种双向选择。

    既不是君王求着让臣下帮自己,也不是臣下求着君王,给自己一个为国家效力的机会。

    双方虽然在名义上,属于‘上下级关系’性质的君臣范畴,但实际上,却更像是近乎平等的合作关系。

    尤其是群臣避道,礼绝百僚,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百官之首:丞相,在礼法层面的地位,更是无限接近与天子持平。

    这一事实,便主要体现在天子与丞相之间的礼节。

    ——在公开正式场合,群臣拜见天子,天子便也要起身回礼。

    这就是说,百官群臣加在一块儿,才大概够格让天子起身拱手回礼。

    但丞相,却是独自一人,就配让天子起身回礼,甚至在公开场合,执双方平等的礼节。

    即:丞相拱手见礼,天子也要拱手回礼;

    丞相长身作揖,天子回礼时,也需要象征性的弯一下腰。

    至于跪拜,却是几乎不存在的。

    ——便是寻常官员,如六百石的县令,乃至百石、二百石的胥吏,按照如今汉室的礼节,也被要求在面见天子时,尽可能躬身作揖,而非跪地叩首。

    用更直白的话来说,就是你可以拱手弯腰,直接把腰完成折迭屏,也好过卑躬屈膝的跪地叩首。

    作为官员,你是一百石的小虾米也好,二千石的重臣也罢,只要在面见天子时只拜、不贵,那大家就都会认为你有骨气、有风骨,人人都会高看你一眼。

    而且你官职越低,便越会被认为有风骨。

    二千石不跪——正常,人家是重臣;

    千石不跪——还行,有点骨气;

    六百石不跪——有点东西,志向不短;

    二百石不跪——牛啊!

    百石不跪——嚯~好家伙!

    大概便是这种状况。

    反之,你若是见了天子,二话不说就是跪地磕头,那大家就要说你谄媚,说你没骨气了。

    同理:官职越高,跪拜天子的举动就越让人看不起。

    百石跪拜——有点丢脸,但也还行吧,毕竟官职太低;

    二百石跪拜——我看这人咋有点恶心呢?

    六百石跪拜——简直是个谄媚小人,就这还是一县父母官呢!

    千石跪拜——脸都不要啦?!

    至于二千石~

    只能说,如果是在公开场合,重臣二千石跪拜天子,那不单这个跪拜的重臣自己要被鄙视、抨击;

    甚至就连被跪拜的天子,也要好好反思一下:国家柱石级别的二千石重臣,怎么就被逼得要跪拜自己了?

    是不是自己失德了?

    还是自己太过暴戾、暴虐,搞得重臣在自己面前,都维持不住重臣的体面、风骨了?

    当然,以上这一切,都是在臣下没有罪行的前提下才成立。

    若是犯下罪行,那别说是二千石重臣——便是诸侯王到了天子面前,那该跪也还是得跪。

    只不过这里的跪,却并非约定俗成的礼节,而是告罪的一种方式,以及在自己犯下过错时,放低姿态、承认错误,以祈求宽恕的一种表达手段。

    古华夏喊了上千年‘男儿膝下有黄金’,但真要较起真,还就是当今汉室,勉强算是以普世价值,在践行这句人生格言。

    汉家的男儿,膝下那是真有黄金。

    除了祭拜先祖,以及拜见父母双亲外,其他绝大多数时候,汉家的男儿都秉承‘能站着绝不坐着,能坐着绝不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4xiaoshuo.org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