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38章 验金石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页 回目录
    第338章 验金石 (第2/3页)

乎都是在东市外行刑。

    如四年前,先孝景皇帝以‘入宫议事’的名义,将穿着朝服的晁错连哄带骗到了东市,而后腰斩弃市。

    这腰斩弃市里的‘市’,在如今汉家便专指东市。

    相比起东市,其余三个市集就有些查漏补缺的意思了。

    ——与东市毗邻的北市,因为更靠近横城门的缘故,其实做的多是批发生意。

    比如城外有农人入城,想把手里的皮毛、布帛之类卖出去,便大都会就近——进了横城门便来到北市,将东西卖给北市的倒货商就走。

    而北市的倒爷们则一点点积攒货物,积攒到了一定的量,再去和东市的分销商去谈:我这儿有某种货多少多少,你全要的话便宜点给你。

    与东、北二市隔华阳街相望的,是西市、南市。

    西市占地面积,约为东市的一半。

    由于更靠近城角,所以做的事家禽生意。

    什么鸡、鸭、鹅之类,都能在西市买到。

    客流量不算大,但能出现在西市的,主要是大户人家的采买仆人占大多数,手里攒下了点钱,想要养点小鸡仔下单的农户占少数。

    总的来说,生意也还不错。

    至于南市,占地面积为四市当中最小的那个,仅为东市的九分之一、西市的五分之一,北市的一半不到;

    其商品门类,却主要是寻常百姓看都不会看一眼的‘奢侈品’。

    什么胭脂水粉啊~

    陶瓷瓦罐啊~

    还有精美家具、陈酿美酒之类。

    甚至就连少府的木工匠人,也大都在南市有‘第二职业’。

    举个例子;

    你是尚冠里某个功侯家族子弟,碰巧你老爹老迈体弱,家里大小事务都是你在负责。

    有一天,你爹把你叫去说:老大啊,你二弟年纪也不小了,该娶亲了~

    俺们家虽然没有守住先祖的荣耀,但毕竟也是侯爵家族。

    你二弟娶亲,可不能小了排场啊~

    你恭顺称是,而后问父亲:那具体要做些什么,来撑起老二娶亲时的排场呢?

    你爹说了,去南市找几个少府木工,再寻些民间的泥瓦匠,给老二先起一个板板正正漂漂亮亮的院子。

    然后再从南市——最好也还是找那些少府木工匠人,打一些精美的家具,把新房给布置好。

    到了婚宴那天,再从南市买些十几二十年陈酿的美酒,用于招待宾客……

    南市,大概就是这么一个定位。

    ——他们的目标客户群体,是刨除九成九底层民众之后,剩下的那极小一部分权贵。

    客流量很小,甚至有相当一部分都是定制服务。

    但贸易量很大,无论是单价还是利润率,都远非其他三市可比。

    而且曾经的西市,还有一个即便是功侯贵戚,也要忌惮三分的商品门类。

    ——子钱!

    用后世的话来说,就是高利贷。

    子钱子钱,就是把‘母钱’借出去,然后连本带利——连母钱带‘母钱生的子钱’一起收回来的行当。

    这一行,无论后世还是如今,无疑都是非大人脉、大背景所不能为。

    曾几何时,南市的子钱商人们,甚至能把业务范围推广到尚冠里,推广到那些垂名青史的功侯家族。

    如某家功侯出了变故,急需用钱啊,或是某位二世祖欠了赌债需要还之类,基本都是从南市的子钱商人手中借钱过桥。

    在四年前,还发生了一件让南市的子钱商人们名声大噪,甚至变得更加‘背景滔天’的大事。

    ——吴楚七国之乱起,中尉周亚夫被先孝景皇帝拜为太尉,率兵东出函谷,平定叛乱!

    为了不让周亚夫因军费问题而头疼,先孝景皇帝,以及当时的窦太后,给周亚夫分别赐下千金重赏。

    只是周亚夫那次出征,光是能独自领军的将军,就带了足足三十六位!

    三十六路大军,单就是用于笼络人心、犒赏不下所需,又何止千金?

    于是,先孝景皇帝和窦太后各赐下的千金——总计两千金,在周亚夫结束第一场战前动员会之后,就被那三十六位偏将军瓜分殆尽。

    然后周亚夫就傻眼了。

    ——我还没有上车啊!

    呃,不是……

    我也得要用钱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